1 / 14
文档名称:

非平衡直流电桥.doc

格式:doc   大小:34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平衡直流电桥.doc

上传人:czhenrgjiangh 2018/8/2 文件大小:3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平衡直流电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平衡直流电桥
直流电桥是一种精密的电阻测量仪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按电桥的测量方式可分为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平衡电桥是把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通过调节电桥平衡,从而测得待测电阻值,如单臂直流电桥(惠斯登电桥)、双臂直流电桥(开尔文电桥)。它们只能用于测量具有相对稳定状态的物理量,而在实际工程中和科学实验中,很多物理量是连续变化的,只能采用非平衡电桥才能测量;非平衡电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桥式电路来测量电阻,根据电桥输出的不平衡电压,再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得到引起电阻变化的其它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形变等。
[实验目的]
1、直流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非平衡直流电桥电压输出方法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FQJ-Ⅲ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包括单臂直流电桥,双臂直流电桥,非平衡直流电桥,下面对它们的工作原理分别进行介绍。
(一)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
单臂电桥是平衡电桥,其原理见图1,图2为FQJ-Ⅲ型的单臂电桥部分的接线示意图。

图1单桥的原理图2单桥测量电阻
图1中:
R1、R2、R3、R4构成一电桥,A、C两端供一恒定桥压Us,B、D之间为有一检流计G,当平衡时,G无电流流过,BD两点为等电位,则:
UBC=UDC,I1=I4,I2=I3
下式成立:
I1R1=I2R2
I3R3=I4R4
由于R4=Rx,于是有
R4为待测电阻Px,R3为标准比较电阻,式中K=R1/R2,称为比率,、、、1、10、100、1000等。本电桥的比率K可以任选。根据待测电阻大小,选择K后,只要调节R3,使电桥平衡,检流计为0,就可以根据(1)式得到待测电阻Rx之值。
(1)
(二)双臂电桥(开尔文电桥)
由于单臂电桥未知臂的内引线、被测电阻的连接导线及端钮的接触电阻等影响,使单臂电桥测量小电阻时准确度难以提高,双臂电桥较好地解决了测量小电阻时线路灵敏度、引线、接触电阻所带来的测量误差,而且属于一次平衡测量,读数直观、方便。
图3为双臂电桥原理图,图4为FQJ-Ⅲ型的双臂电桥部分接线示意图。

图3双桥的测量原理图4双桥测量线路
从图3中看出,在单臂电桥的基础上,增设了电阻R1、R3′构成另一臂,被测电阻Rx和标准电阻RN均采用四端接法,C1、C1′两个电流端,接电源回路,从而将这两端的引线电阻、接触电阻折合到电源回路的其它串联电阻中,P1、P2、P1′、P2′是电压端,通常接测量用的高电阻回路或电流为零的补偿回路,使这它们的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大为减少。C2、C2′两个电流端的附加电阻和连线电阻总和为r,只要适当调整R1、R2、R3、R3′的阻值,就可以消除r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当电桥平衡时,得到以下三个回路方程:
从而求得
从式中可以看出,双臂电桥的平衡条件与单臂电桥的平衡条件的差别在于多出了式中的第二项。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双臂电桥的平衡条件为:
(2)
在本电桥内部,通过特殊结构,使R3、R3′保持同步,处于任意位置都能保持相等,R1和R2则是10n可调节电阻,只要调节到R1=R2即可。
(三)非平衡电桥
非平衡电桥原理如图5所示:
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Rg,只要测量电桥输出Vg、Ig,就可得到Rx值,并求得输出功率。
1、电桥分类
(1)等臂电桥:R1=R2=R3=R4
(2)输出对称电桥,也称卧式电桥:R1=R4=R,R2=R3=R′。且R≠R′。
(3)电源对称电桥,也称为立式电桥:R1=R2=R′,R3=R4=R,且R≠R′。
2、输出电压
当负载电阻Rg→∞,即电桥输出处于开路状态时,Ig=0,仅有电压输出并用U0表示,根据分压原理,ABC半桥的电压降为Us,通过R1、R4两臂的电流为: 图5非平衡电桥的原理
则R4上之电压降为:
(3)
同理R3上的电压降为(4)
输出电压U0为UBC与UDC之差
(5)
当满足条件R1R3=R2R4时,电桥输出U0=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的起始点,电桥必须调至平衡,称为预调平衡。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
(6)
各种电桥的输出电压公式为:
(1)等臂电桥R1=R2=R3=R4=R
(7)
(2)卧式电桥R1=R4=R,R2=R3=R′,且R≠R′则
(8)
(3)立式电桥R1=R2=R′,R3=R4=R,且R≠R′则
(9)
当电阻增量△R较小时,即满足△R《R时,上面(7)~(9)三公式的分母中含△R项可略去,公式可得以简化,这里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