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2
文档名称:

某家具公司战略规划书.doc

格式:doc   大小:1,748KB   页数:1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家具公司战略规划书.doc

上传人:iluyuw9 2018/8/3 文件大小:1.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家具公司战略规划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概述第 3 页
市场宏观形势介绍第 3 页
市场细分的原则和结论第 7 页
市场规模的总体分析第 8 页
企业的市场地位分析第 8 页
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实力分析第 10页
市场、用户和竞争分析第12页
目标市场行业结构图与市场状况
目标市场泄漏图
目标市场用户特征分析
目标市场用户购买流程分析
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分析
企业在目标市场内的竞争优势分析
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份额和覆盖形势
理想的解决方案第45页
企业的目标用户群体第 46页
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定位第 46页
完整产品的定义和范畴第 46页
针对本市场的4P组合第 47页
企业的宗旨与长远目标第49页
企业存在的价值与宗旨第 49页
企业的长远目标第 50页
企业的消费群体及主要特征第 51页
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成败的衡量标准第 52页
今后五年的实施战略第52页
成功要素与企业现状分析第52页
下一步工作重点第 53页
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障碍第 53页
下一步工作重点第 53页
完整产品与企业现状第 54页
五年产品开发计划及工作重点第54页
潜在的问题与风险第55页
第一年实施纲要第57页
第一年总体战略第57页
第一年实施方案第57页
概述
1)市场宏观形势介绍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90至2000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速度平均为10%左右。亚洲开发银行在其最新一期《2003年亚洲发展展望》的中国篇中表示,中国经济在2003至2004年的增长率会略有放慢,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而2004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提高,%左右。家具作为民众的大宗消费品,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住宅建设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市场容量巨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率,因此家具业是各行业中资本投入和规模扩充最为突出的一个。

家具行业发展趋势
80年代初,全国家具企业为35000家,从业人员30万人,,至1998年,全国家具企业已达30000家,从业人员200万人,总产值780亿元(我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9553亿元),2000年家具工业总产值已达1200亿元,现有生产企业达50000多家, 从业人员500万人;2001年,全国家具工业总产值就已达1400亿元,出口近40亿美元,,%。目前我国家具出口量占全球家具出口量的比例为10%,排名仅次于意大利、加拿大和德国。我国家具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一个超常发展的行业。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家具业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的家具市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家具销售市场将逐步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不规范竞争走向规范竞争。预计未来5年后,中国家具工业的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企业总数将减少30%,一半企业实现规模化集团,另一半企业转变为专业化的家具公司。
家具行业目前状况:
家具行业生产企业,以非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其中三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占据了主导份额,不过绝大多数家具生产企业是小型企业。家具工业的区域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尤以广东省最为集中。2000年广东省有家具生产企业6000多家,占全国家具生产企业单位数的12%,工业总产值达360亿元,占全国家具工业总产值的30%,家具出口18亿美元,%。
另一方面,我国的家具业现在正面临着强劲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国际上,东盟国家正争夺我国的中、低档家具市场份额,而欧美国家正在抢占我国高档家具市场份额,我国于去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家具关税将从目前的22%下降至10%左右,这为国际家具业提供了更有利的市场契机。
当前影响家具行业的因素是:一、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盲目提高产量,忽视质量,选料不合格,加工粗糙,设计不合理,仿制、抄袭现象严重。其二,我国家具业极不注意市场培育,不肯花力气研究市场和引导消费者消费倾向,以及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和意识,不注意打造家具品牌,短期生产销售行为普遍。其三,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管理人才数量少、水平低,家族式管理、经验式管理、行政式管理现象普遍。其四,由于劳动力资源充裕而忽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家具生产发达国家比,我国家具业劳动生产率只是其1/20左右,而且机械利用率很
差,管理维护和功能开发水平也较低。其五,国产原辅料存在质量差、配套性差或含有害物超标问题严重。家具产品自主设计能力不足,是目前中国家具行业的最薄弱的一环,人员严重缺乏,设计毫无创意,抄袭国外设计为主,缺少个性化产品设计。真正意义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