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32、诸葛亮和小皮匠.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2、诸葛亮和小皮匠.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8/3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2、诸葛亮和小皮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设计者: 时间:
课题
32、诸葛亮和小皮匠
教学总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11个:匠、兵、击、敌、深、挡、撞、愁、备、支、军,正确描写“匠、击、敌、备”4个字;继续学****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认识匠字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9个。收集聪明人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人多智慧多。
目标制定依据:
对教材的
分析:
课文取材于一句民间谚语“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由这个谚语延伸出课文中的这个故事。他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多智慧多,再聪明的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对学生状态的分析:
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比较陌生,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从电视中多少知道一点。
教学重点:
看媒体理解:水深流急。
教学难点:
能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诸葛亮指挥士兵过江的方法说清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匠、兵、击、敌、深、挡、撞、愁、备、支、军,继续学****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认识匠字框。
学****课文1—3小节,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1—3节内容。
3、能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诸葛亮指挥士兵过江的方法说清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说说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简介“诸葛亮”。小皮匠又是干什么的?
2、揭示课题:诸葛亮和小皮匠
3、学生字:匠(书空)
师:“诸葛亮”姓什么?“诸葛”是复姓,你还知道哪几个复姓?(欧阳、司马、南郭、东郭、上官……)
齐读课题。
个别交流
个别课题
交流识字方法、书空。
齐读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积累课外知识
培养质疑能力
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学****生字:
1、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诸葛亮、小皮匠)
(2)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问:你已经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交流领读)
(2)复****部首查字法, “筏、礁、撞”,把页码写在书上。读读字典里“筏”的意思,理解“木筏”这个词语。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比较形近字“击—出”、“故—敌”、“士—土”
书空“揭”(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与“葛”比较。
归类: “提手旁”,表示动作,找找书上有哪些?还知道哪些?
(4)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生字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吗?
听课文录音,交流
自读课文。
领读
自己查字典、交流。
交流识字的方法
齐读生字。
分小节检查读课文情况。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对一些较容易的字让学生自学,有的放矢。
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巩固识字的好方法。
三、学****课文
1、学****课文第一小节。
(1)诸葛亮领兵去打仗,来到乌江边,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第一小节。
(2)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结合插图理解:水深流急、礁石)
指导朗读
2、学****课文第二、三小节
过渡:这下怎么办呢?诸葛亮想了些什么办法呢?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学****二、三小节,并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