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利润表定性分析
利润表基本武功原理
净利=收入-费用
利润表目的衡量企业经营是“净利”还是“净损”。
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由于确认时点的不同,有两种不同方法
例:A公司2007年9月3日,进货一批,支付货款,计500万;
2007年12月15日,赊销货一批价,计600万;
2008年2月1日,向客户收取货款,计600万。
现金基础
应计基础
企业业绩衡量的重心从现金的收付与否,转向经济事件是否发生上。
配比原则
注意利得和损失:通常是一次性的而不是持续性的
标准利润表格式
利润表
会企02 表
编制单位: 年月单位:元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新准则的利润操纵法
(一)财政部会计司的披露
刘玉廷是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8年度CFO论坛”上他介绍,操纵利润的现象主要有三类:
违背会计准则规定转回了以前年度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
通过关联方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方式达到扭亏为盈、避免停牌或被特别处理的目的;
通过向上市公司捐赠直接输送利润。
中会计师周忠惠也在同一场合表示,按照新会计准则,捐赠不管来自何方,都可以认定为企业的利润,是资产的一种流入。有相当数量的ST公司及经营不善的公司,通过债务重组、通过非货币性的交易、通过捐赠,实际向企业输送利润,甚至有的企业明目张胆地直接把现金注入上市公司,认定为公司的盈利。
(二)全流通时代的造假
。
股份全流通后,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部分规定千方百计地“创新”利润操纵手法。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调整、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等都成为其操纵利润的新方法。此外,将不公平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也是全流通时代利润操纵的一个新动向。
。选择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信息披露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披露对象和披露内容的选择。在披露对象的选择上,主要表现为公司在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重要信息之前,先私下地、有选择地向机构研究员、证券分析师、新闻媒体等特定对象提前透露或泄露公司重大信息;在披露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表现为强化对公司利好消息的披露和淡化对公司利空消息的披露,报喜不报忧。
。印象管理就是上市公司为了给广大信息接受者留下特定印象,对其所披露的文字陈述信息进行“包装”和操纵,试图控制信息使用者并影响其判断和决策。印象管理主要有两种常用手段:A、人为操纵文字信息的可读性。
希望投资者了解就清晰易读,不希望投资者了解就晦涩难懂。
B、自利性归因。
业绩好就归功自己,业绩不好就归结为宏观和微观不可控因素以推卸责任。
利润表项目分析-营业收入
一、对销售收入的分析
应计基础下确认收入的五大条件:
第14号准则-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两大特征日常、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新准则讲解中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五个条件
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题一:家电连锁店国美,在销售电器之外单独销售保修服务合同;
例题二:吉利汽车为新车提供保用期,该如何确认收入?
例题三:某出版社本年向书店出售10 000本新教材,书店已按每本20元支付了货款,成本为每本10元,但在1年内有权获得任何退回教材的退款。如何确认收入?
例题四:打折销售、买A送A、买A送B、满200送现金30元、满200送券80元、积分返利,这么多类型的销售在会计和税务之间如何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