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知识产权论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1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识产权论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doc

上传人:aluyuw1 2018/8/3 文件大小:3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识产权论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产权论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全面系统干预视角的知识产权客体内涵解读
摘要:全面系统干预是研究复杂问题情境时的一种系统解决方式,是“元方法”。基于全面系统干预视角,知识产权客体是一个堆题(Messes),学界有符号说、信息说、知识说、形式说、财产说等多种学说。各种学说背后的系统隐喻不同,且系统隐喻呈现谱系化。“物”的系统隐喻是知识产权客体研究中主要的系统隐喻,“符号”的系统隐喻在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知识产权;客体;全面系统干预;隐喻

一、全面系统干预思维简介

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 Intervention,TSI)由英国系统论学者Flood & Jackson提出,是一种旨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方法,为管理者、决策者、研究者提供了解决多种感知问题困境的应对办法,是对系统方法进行选择的方法论,常被用作“元方法”。TSI理论和思想近年来被引入到国内,已开始在知识管理、决策科学、咨询等方面有所应用。
TSI实质上是一种多方法论研究,以及多方法论基础上的“集成研究”,其特点是强调以理论为基础,并在理论上对现有系统方法论进行评估和整合。基于系统思想,Flood & Jackson首先提出“系统隐喻”(System Metaphor)理论。就像自然科学研究中借助透镜观测对象一样,当人们观测认识一个社会系统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依靠“透镜”,借此观测、分析、认识系统的层次、组份、联系等的某些属性,同时却忽略层次、组份、联系等之外的另一些属性。而
“隐喻”这种对问题情境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基础就相当于透镜的“滤镜”。系统隐喻理论实际上是利用了语言学中的隐喻规律,把其扩展到系统研究领域。用一种概念表达另外一种概念的隐喻,的确有强大的描述、解释、预测及规范化作用,可以充当联接问题情境和方法的桥梁,但是也有其内在局限,如容易造成思维定势、意义在隐喻中丢失等。正是因为人们使用了不同的系统隐喻,因而对同一个客观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同。因此管理者、决策者、研究者需要时时审视对问题情境的其他感知,并保留对其他处理方法的开放性。借助于使用“主导的”方法论和“辅助的”方法论,全面系统思维者能够覆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其他重要问题,能确保以整体的方式系统审视、“干预”所研究的对象与客体。TSI能够同时处理问题情境的不同观点,因此当相关个体认为对问题情境特征的表述应当改变时就会有备无患。成功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要按照对问题情景的感知来选择适当的方法论,同时要随时准备认可可能存在的对问题情景的其他不同的感知。
除了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及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外,TSI在学术研究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研究有较好的创造性与独到性,特别是对处于学科发展“前范式”阶段的研究对象有较强的适用性。当研究者面临同一个复杂的现象时,经常会出现因不同研究者的立场和视角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论,甚至研究结论相互矛盾的现象,这削弱了理论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困境在仍处于未成熟阶段,即
“前范式”状态的学科非常普遍。处于库恩的“前范式”阶段的学科对于“何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仍有分歧,同时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流派。TSI的引入对于克服和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带来了希望和方向。在理论研究中应用TSI思路,要承认研究者所面临的“堆题”(Messes)是多样化的,研究和寻求丰富多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在具体研究中可对应各种视角或流派),从探寻“什么样的方法论能够‘处理’什么样的问题情景”出发,遵循TSI提出的“互补主义”的思路,以一种实践理性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干预”。
知识产权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逐渐形成独立的法律制度和法学专业,并在近十年间掀起研究热潮。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学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研究范畴,包括知识产权的历史学研究、价值研究、知识产权的制度学研究等。但作为民法学的分支,知识产权法学缺少如民法学般准确的概念基础、严密的逻辑体系,甚至连“知识产权”这个最基本的概念都存在严重的分歧。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对象与客体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这正为TSI的这种“高阶”的方法论来分析知识产权客体及对象问题提供了用武之地。

二、知识产权客体:一个认知上堆题

作为有别于传统财产所有权的一项新型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该项权利,很难采用罗马法以来的物权理论加以阐释。作为人类丰富的智慧和不断创造而产生的创造物,知识产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法律属性。知识产权客体或对象到底是什么?理论界,特别是法学界试图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迄今为止,有关回答试图解决的内容似乎比引起的混乱更多,这里简单罗列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学说。
1. 智力成果

最近更新

坂田二期消防系统应急演练培训合同 3页

城乡实体地域划分与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合.. 4页

2025年最新企业员工培训范文大全 10页

城市公交车辆收费员服务协议书模板 3页

城市公园场地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3页

城市商业综合体租赁合同范本 3页

2025年最新交通安全宣传标语 7页

2025年最新二手房购房合同范本大全 8页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承包合同范本共 3页

城市景观标识标牌采购合作协议 3页

2025年最新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12页

城市核心区单间租赁合同范本 3页

2025年最新中小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21页

城市综合体商铺租赁合同样本大全 3页

城市综合体安保与清洁服务外包协议 3页

2025年最新个人自我检查材料十篇 29页

2025年最新个人实习报告(800字实用) 18页

城市轨道交通围墙施工合同 3页

2025年最新专业简历自我评价 4页

城市道路挡土墙维修劳务分包合同 3页

2025年最新三下乡活动宣传策划方案模板 29页

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保证合同范本参考 3页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担保合同:主合同与担保责任.. 3页

2025年最新《昆虫记》读后感 8页

备货仓储物流信息共享协议书模板 3页

2025年最新5.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精选 15页

2025年最新2025采购经理年底总结范文 11页

多功能车库租赁合同示范 2页

大型企业客户关系维护与客户反馈合同 3页

统信UOS桌面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用户手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