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预算会计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0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算会计论文.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8/8/3 文件大小:3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算会计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装--------------------------------- --------- 订-----------------------------------------线----------------------------------------
班级姓名学号
-
广东财经大学答题纸(格式二)
课程政府与行政事业会计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成绩评阅人
评语:
==========================================
(题目)财政诸项政策改革对预算会计的影响初探
(正文)
现行预算会计有着其自身的弊病,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现行预算会计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预算会计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面临不断深化改革的要求。
一、现行预算会计及存在的问题
1、核算内容不完整,核算结果不准确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明显滞后于财政改革,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各
项制度之间的相互割裂,缺乏衔接,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财政资金运动。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反映核算财政资金的财务收支和结余情况,会计报表也主要侧重于反映与之相关的信息,因此核算内容不完整,会计基础目前也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对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财务收支业务以外的其他活动,比如各单位占用的长期资产的核算、成本核算等关注不够,操作不规范,由此反映的相关信息不充分或者根本没在报表中披露,使得其最终的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也不高。
2、对新业务的反映不真实
现有预算会计体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的新业务。具体表现在:
在资产负债核算方面,其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债务,也不能客观反映政府公共管理成本,从而不利于加强资产、负债的管理;
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下,每期所列报的收入与当期实际实现的收入往往有一定的差距,而每期所列报的支出与当前实际发生的费用也相差甚远。
3、现行预算会计报表信息不完整、不透明
首先,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报表的信息不完整、不透明,缺少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如总预算会计中社保基金等隐性债务未能体现。其次,会计报表项目的设计不够科学,会计信息的利用率不高。最后,缺少政府预决算财务报告制度,相关操作有待规范,报告也有待完善,目前只规定了会计报表主表和少量附表。
4、预算会计规范滞后于企业会计实务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要求工资统一发存、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等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中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相关的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但预算会计制度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二、今年来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内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启动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纵观30年的财政改革历程,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排头兵”,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项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它也取得显著成效,为中国整个改革的稳步推进“铺路搭桥”,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1)近年来,我国正致力建立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主要从三方面展开: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规范操作,细致地反映政府的各项收入,除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应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保基金收入等均应归属到财政收入的范畴,全面地反映相关收入的来源与性质。
(2)建立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更加清晰地反映各项职能活动。支出功能分类是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合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分别为17类、170多款、1100多项。
(3)建立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分别为12类和90多款。
2、部门预算改革
部门预算改革已全面实施,主要包括:预算方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预算编制的时间大为提前,预算编制方式由以前的部门替下属单位代编改为从基层单位逐级编制逐级汇总,预算批复公式也从原来的由财政部各业务部分别批复改为由财政部门统一批复预算;扩大预算编制的范围,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3、非税收入的管理
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一般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等提出以“非税收入”替代“预算外收入”的概念,目的就是强调通过不同于税收形式所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