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风湿热与风心病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2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湿热与风心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8/8/4 文件大小:6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湿热与风心病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湿热和
学****目标
能说出风湿热和风心病的含义
能说出风湿热和风心病发病机理
能说出风湿热和风心病临床表现
能说出风湿热和风心病检验项目及诊疗意义
疾病概述
西医学名:风湿热
英文名称:rheumatic fever
所属科室:外科
发病部位:关节,心脏,皮肤
主要症状: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
主要病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喉部感染
多发群体:青少年
传染性:无传染性
西医学名:风湿性心脏病其他名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所属科室: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主要症状:心悸,气促,易感冒,食欲减退
主要病因: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多发群体:青壮年
传染性:无传染性
疾病概述-概念
风湿热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关节、心脏、皮肤等多系统。其中导致的关节病变过去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以多发性、大关节、游走性关节炎为典型特征。
在居室拥挤、经济差、医药缺乏的地区,易构成本病流行。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
属于自身免疫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
链球菌(us)
按溶血能力分为3类:
甲型链球菌致病力弱,为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
丙型链球菌为口腔、鼻咽部及肠道的正常菌群,通常为非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型)为链球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
链球菌所致疾病分2类:
一类是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脓皮病、肺炎等;
另一类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感染为人类常见疾病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类
可根据其细胞壁中特异性抗原(多糖体)的不同,分为A~H、K~T共18个族;
又根据其表面蛋白质M、K、T、S抗原的不同,将各族细菌分为若干个血清型。
对人类有致病力者90%为A族,A族链球菌又称化脓性链球菌
B、C、D、G族也偶致病。
D族和O族链球菌和唾液型链球菌、轻型链球菌和粪链球菌(肠链球菌)等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致病因子。
根据对氧需要与否分为
需氧链球菌
厌氧链球菌:常寄居于口腔、肠道及***中。此类细菌型别繁多,人体曾感染过某型细菌后产生的抵抗力,对其他型细菌并无作用,故链球菌感染可发生多次。
兼性厌氧链球菌
链球菌(us)
发病机制-风湿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喉部感染是诱发风湿热的病因。
其荚膜成分与人体滑膜及关节液中的透明质酸存在共同的抗原,细胞壁和细胞膜的蛋白成分也与人的心脏、肾、神经组织等的蛋白组成类似,能够产生交叉反应诱发免疫损伤。
风湿热患者存在升高的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患者受损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提示风湿热的组织损伤与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损伤有关。
风湿热和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存在遗传易感性,多种基因可能与风湿热发病密切相关。D8/17抗原是识别风湿热高危人群的标志基因。
风湿热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
累及心脏各瓣膜的发生率:二尖瓣为100%,%,为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单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
瓣膜狭窄:瓣膜交界粘连,增厚、变硬,不能完全开放,瓣膜口小,阻碍血液正常流动。
瓣膜关闭不全:腱索和乳头肌增生、缩短、硬化,瓣膜不能完全闭合,血液返流。
发病机制-风心病
心脏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