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简论歌唱“跨界”对于声乐教学的启示(精).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简论歌唱“跨界”对于声乐教学的启示(精).doc

上传人:zhangkuan14312 2015/8/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论歌唱“跨界”对于声乐教学的启示(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简论歌唱“跨界”对于声乐教学的启示
“跨界”一词近年来在文化领域被屡屡提及,俨然成为一种艺术发展的“新风尚”,从绘画艺术中的“中西合璧”到建筑艺术对于传统和现代建筑风貌的融合探讨,随处可看到对于“跨界”多元化的见解。当然,在声乐表演领域,“跨界”也被顺理成章地引入并推广,我们看到很多歌唱者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都以“跨界”来标榜和宣传自己,并冠以“跨界歌手”的美誉。然而,真正的“跨界”难道就是将不同风格或唱法的音乐作品编纂在一起?或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将人们熟悉的流行音乐拼贴到美声唱法或民歌的演唱中么?在我们看来,这并非歌唱艺术“跨界”的真谛,甚至以理论角度分析时,这样的演唱方式甚至是一个笑话,或是歌唱发展的倒退。
我们尝试观察歌唱体系中“跨界”,以一种个案视角来思考“跨界”为何物。首先,流行音乐领域近年来已然成为“跨界”的“重灾区”,通过互联网搜索可以看到,被包装成“跨界歌手”名号的演艺明星不计其数,唱了几句英文歌就可以叫做“跨界”,哼了几句民歌小调也可以以“跨界”自居。但“跨界”显然并不仅仅于此,我们来看几个代表人物,比如:李玉刚自开始闯荡歌坛以来,就以“反串”先声夺人,相比流行音乐,戏曲方面的演绎显然更为擅长,但随着其涉足流行歌坛,他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京剧的唱腔和文化观念,这是一种“跨界”表象,它与绝大多数的不伦不类的“跨界”行为相比,并非为了迎合观感而故弄玄虚,而是主动依靠唱法转变,形成多元化的歌唱方式和风格。其次,受流行音乐圈的影响,在美声和民族唱法领域也相继出现了很多“跨界歌手”,其中不乏廖昌永和谭晶等知名歌手。我们在这里要重点介绍的是吴碧霞,出生在戏曲家庭的她,自幼学****黄梅戏,后在专业学****阶段又相继开始民歌和美声的研修,并有过出国访学的经历。在吴碧霞的音乐会中,曾有过多次上下半场分别演唱美声和民族唱法作品的先例。
上述列举的李玉刚和吴碧霞都有一个共同的“跨界”特点,那就是以精湛的技艺完整的驾驭多重唱法和风格,并获得不同受众群体在听觉感官上的一致认可。我们试想,美声歌手在舞台上用美声唱法演绎一首流行音乐作品,台下的观众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诚然,他们会有一定的审美感受,甚至会感觉到新奇和刺激。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他们并不会认为这是“跨界”,因为“跨”这一动词必须是由演唱主体做出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的使作品“跨”过来。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歌唱“跨界”的真正概念应该归结为:歌手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修养提高,能够驾驭多个音乐领域和多种演唱形态、风格、技巧,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唤起不同结构观众的审美认知和文化归属感。通俗来讲,就是不仅要“唱什么像什么”,而要达到“唱什么是什么”的境界。
基于这样的要求和苛刻标准,我们在声乐学****中应以发展和现代的眼光来重新思考和变革。一方面是顺应声乐发展从“一专”到“多能”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对我们现行的主流声乐教学体制进行理念上的“升级”。
中国的声乐专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自上世纪末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展和提速,如今声乐教育在高校的开设范围之广,学生人数之多,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但对于声乐教学的理解似乎并没有与办学规模保持同步,很多基本的教育理念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存在这明显的差距。“跨界”演唱行为的出现其实并不是中国声乐教学促成的结果,而是音乐市场在受到挤压后的自主选择,这不仅是发展的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