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目的
、3段.
,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
教学重点
,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
教学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滕王阁,介绍王勃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初步感知骈文的特点、感悟王勃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
……
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
,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王勃、《滕王阁序》写作背景介绍:
说到王勃,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
“绝唱”。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论者所欣赏。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以封号为名。
。
……
,给我们第一个感觉是这篇文章在句式上采用大量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大量用典,而且词藻华丽,节奏鲜明。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给骈文特点作了总结说:“铺采离文,体物写志”,即写景抒情,借物言志。
,我们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写景、抒情。该怎么分?
1—2段:描写滕王阁美景
3—4段:抒写人生感概
因为这是一篇作诗序言,因此在第5段,诗人就交代了写这篇序言的情况。课文就可以分成这样三段。
四、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读准:
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
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
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 帷暂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