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CPR国际新指南 体外电击治疗方案
SHENZHEN EMERGENCY CENTER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为包含有关心律失常使用除颤和电复律的新数据。
新指南仍然强调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2010’CPR新指南主要问题及修改要点
(1) 在公共场所的生存链系统中AED的使用
(2) 在医院内使用AED
(3) 无法使用手动除颤器的情况下为婴儿使用AED
(4) 心脏骤停时先进行电击和先给予心肺复苏的比较
(5) 1次电击方案与3次电击程序治疗心室颤动的对比
(6) 双相波和单相波
(7) 第二次电击或后续电击使用递增剂量和固定剂量的对比
(8) 电极位置
(9) 装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进行体外出颤
(10)同步电复律
2010’CPR 新指南成人生存链环节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EMS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强调胸外按压步骤由A-B-C
更改为 C-A-B,新生儿仍然维持A-B-C步骤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新指南在急救生存链的环节中,仍然强调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的原则
在有目击者的心搏骤停中,最常见的初始心律是室颤或快速的无脉性室速,心脏不能泵出血液。
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是电除颤。
除颤的成功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迅速降低。
如果不治疗,室颤会恶化导致心跳停止。
除颤越早,存活率越高,CPR可以为心脏和脑部提供少量血流,但不能直接恢复规律的心律。
2010新指南的年龄划分没变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
婴儿: 出生后一个月到1岁
儿童: 1 —8 岁
成人: ≥ 8岁
新生儿
儿童
成人
婴儿
年龄划分
不同年龄段使用电级大小
成人电极直径
8~13 cm
婴儿电极直径
cm
>1岁儿童、体重10㎏者
可用成人电极片或电极板
(1) 在公共场所的生存链系统中AED的使用
目前证据不足,还不能确定是否应建议在家庭配置AED
1
2
3
建议公共场所安保人员进行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并使用AED,以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在发生有目击者心脏骤停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区域(例如,机场、赌场、体育场馆等)推广AED项目。
为了提高这些程序的有效性,新指南继续强调组织、计划、培训与EMS系统连接以及建立持续提高质量过程的重要性。
(2) 在医院内使用AED
在院内环境配备AED以便进行早期除颤,目标是在倒下后不到3分钟内给予电击。
在员工不具备心脏节律识别技能或者不经常使用除颤器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电击除颤。
医院应监测从倒下到首次电击之间的间隔时间和复苏效果。
1
2
3
(3) 儿童婴儿使用AED
使用AED为1至8岁儿童除颤,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
为儿童提供心肺复苏时,没有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则使用普通AED。
对婴儿(1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 ▬▬►可以使用普通AED。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