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罗玲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玲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8/5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玲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读书笔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玲《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
前言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家长
家长有影响,但没有让我们每天都焦虑那么重要
1. 在教养孩子领域,已经有很多理论和研究。我们不需要做得最多,而是要做得对---指南针比秒表更重要
2. 幼儿期得到怎样的家庭教养,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3. 幼儿期,家庭教养比外界因素影响力更大
第一章不懂孩子的心,孩子怎么会听话——〇至十二岁孩子各阶段的典型表现及应对方法
养孩子累,是因为你在错位教育---对孩子生长规律缺乏了解。
孩子长大***要面临的八个危机或冲突
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20-40岁亲密对孤独;40-65 繁衍感对停滞;65岁之后自我整合对失望
0-1岁信任对不信任。
孩子与养育者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同步的互动
1-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孩子渴望自己做事,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有自主的感觉。育儿问题常来源于家长的过多控制。
表现1:先天的性格开始有明显的表现,比如胆小和好动
表现2:不爱自己走路。---先接纳后推动
表现3:打人
表现4:被打不还手
表现5:晚睡晚起
表现6:吃饭坐不住
表现7:发脾气、逆反
表现8:憋大小便、不坐便盆
表现9:认为每件事必须得是完美无缺的、有序的
表现10:不肯分享
3-6岁主动性对内疚感。
往往高估自己,大胆探索往往和外界构成冲突。帮孩子平衡好主动性和遵守界限的关系。
表现1:不认错
表现2:磨蹭
表现3:敏感、胆小、怕脏
表现4:不爱主动和大人说话
表现5:不能自己玩儿
表现6:说脏话
表现7:爱比较,爱炫耀,过于计较是非,爱纠错,认知缺乏一定灵活度,爱告状
表现8:事情做不好时,苦恼、发脾气、爱抱怨
表现9:玩比赛游戏时接受不了失败,不虚心,不让别人教自己
表现10:到商店非要买某个东西,不给买就哭闹。P21带孩子去做低消费获得乐趣和满足的事情
小学的问题,是学前各时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家长怎么做?从头补课,从亲子关系、建立相互的尊重信任以及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开始补。解决幼儿和小学生的问题,不要从对问题的管教入手,因为问题都是外在表现。
6-12岁勤奋对自卑
越来越在意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关于学校学****和成绩。鼓励孩子做好,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孩子在校因纪律问题被批评。P23关于自律和自控,幼儿家长可以做什么
穿上合适的鞋子,教才是自由的。
顺应规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总体的方向是向前的。
第二章养孩子千万不能养得内心软弱
1. 油罐原理
怎样给孩子加油
要给孩子当好加油站,自己先加满油
2. 对孩子最好的管法---隐恶扬善,正面教育
多使用正面语言
引导孩子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
3. 把”管“变成“给帮助和支持”
4. 接纳、无条件的爱--允许孩子脆弱、有负面情绪
5. 正是你的期望和要求,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给孩子定要求和标准--比他目前水平稍高一点
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必须从正面提出
孩子做不好不生气,不过于主动去指导,保持平和情绪
什么样的要求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
任何时候都别夸大孩子的负面感受
年龄不一样,沟通方式和教养方法也要不同
6. 如何教孩子依内心原则行事
7. 您可以给孩子做哪些正面建设
8. 养育孩子,我们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三章不让内向的孩子在误解中长大,你可以这样做
1. 一个内向小孩的真实故事
2. 内向的孩子生理、心理有什么特点
内向的人思考时神经回路更长、更复杂
内向的人长期记忆力更好,但是有时提取记忆很费劲
内向的人常常大器晚成
内向的人有自觉抑制自己的倾向,而不是冲动行事
内向的人行动力差,因为他们想得太多
内向的孩子行动慢、说话慢、吃饭慢,所以常常被大人催促
内向孩子的优势
内向和外向的人最重要的差别:对能量的处理方式不同
3. 与家长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会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4. 对内向孩子的批评要适度
5. 如何教内向的孩子人际交往技巧
6. 帮内向的孩子动起来,给他足够的独处空间和时间
7. 教内向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和优势
8. 在生活细节上照顾好内向孩子的日常生活
9. 不要给孩子的潜力设置上限
第四章别忙着训斥惩罚,看看你可以为外向的孩子做什么
1. 尽量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外向的孩子
2. 对外向的孩子,多讲一些同理心,多培养后果意识
3. 给规则包上糖衣,让外向孩子更愉快地接受
4. 批评外向孩子要慎重
5. 带孩子出去玩时别忘了背后的功课
6. 让孩子动个够
7. 多给孩子提供交往和表现的机会
8.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的生活****惯和学****方式
第五章学会“游戏力”,你才与孩子处于同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