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本课题的提出源自于人们对家访这种家校联系方式越来越陌生,而我们又通过多年家访实践认识到家访的优势所在。时下天涯海角的距离已经不存在,人们通过网络、手机、校信通等可以达成即时的联系和交流,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家校之间的联系,教师家长的工作都很繁忙,学生出了问题,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条校信通信息,快捷又方便,然而这样的联系所起到的效果有限,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深层次的解决,家校的关系不平等,家校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隔膜,学生在中间躲闪腾挪,施展自己掩盖真相的本领。其实不仅家校之间存在这种隔膜,当代初中生和家长之间也是,学生有空更喜欢上网,QQ与同学甚至陌生人聊天,而忽视了和亲人之间必要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仅仅存在于课堂或是学校一方面,对学生的个性了解,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也是隔靴搔痒。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提出开展传统的家访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以家访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并在传统家访的形式上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研究。
家访是沟通学校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座桥梁,也是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家访是我校的一个优良的传统,我校的这一举措深受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家长的欢迎、学生的喜欢。
通过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我们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家访活动,打破师生隔膜,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掌握影响学生成长的第一手家庭资料。
2、通过家访活动,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优化家校教育的合力,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开展家庭教育,避免家庭教育误区,提高家庭和学校教育水平。
3、通过家访活动,及时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寻求得到家长最大的支持和配合。
4、通过家访活动,进一步搭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的平台,体现齐抓共管精神。
3.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校长室、教科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主要负责人参与、众多一线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组成。核心成员中有教育管理专长的校长,有在微型课题中独自完成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一线班主任,也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其中的专职教师专业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政史、生物等专业教育,并都从教多年。他们中部分曾经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过一定的研究成果。
围绕本课题,我们大量地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前期的一些实践经验积累,并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针对课题内容收集并讨论相关内容,组织各级各类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撰写相关论文,探讨了在新时期下教师家访的必要性和家访形式多样性。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有效的指导,这样对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集、研究时间的保障、研究人员的安排等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将有一定的保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结归纳通过家校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教育的实质性效果,抽离出对以后的家校联系具有指导意义的要素;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