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长阳高家堰中华蚊母繁育基地规划【luo】.doc

格式:doc   大小:174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阳高家堰中华蚊母繁育基地规划【luo】.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18/8/5 文件大小:1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阳高家堰中华蚊母繁育基地规划【luo】.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前言 - 1 -
第一章规划提要 - 3 -
项目名称 - 3 -
项目建设单位 - 3 -
拟建地点 - 3 -
建设内容与规模 - 3 -
建设年限 - 3 -
概算投资 - 3 -
基地效益 - 3 -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4 -
项目建设背景 - 4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和市场前景分析 - 8 -
基本情况 - 8 -
产业发展现状 - 13 -
市场前景分析 - 15 -
第四章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 - 19 -
指导思想 - 19 -
基本原则 - 19 -
发展思路 - 20 -
发展目标 - 20 -
第五章项目建设布局和重点 - 22 -
项目布局 - 22 -
项目内容 - 22 -
项目进度 - 23 -
第六章育苗技术及工艺措施 - 25 -
采种和育苗技术 - 25 -
盆景制作工艺 - 28 -
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30 -
估算依据 - 30 -
投资估算 - 30 -
资金筹措 - 31 -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 - 32 -
建设管理 - 32 -
- 33 -
第九章效益分析 - 35 -
项目的生态效益 - 35 -
社会效益 - 35 -
经济效益 - 36 -
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 37 -
- 37 -
: - 38 -
- 38 -
前言
抢救性保护和培育珍稀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对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蚊母是中国特有常绿灌木,属国家级珍稀植物,既适宜城市绿地建设,又适合水库消落带生态治理以及用于盆景制作。长江三峡和清江流域是中华蚊母原产地,由于兴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使天然中华蚊母资源在濒于灭绝。
注重种苗建设,追求绿色发展正成为社会潮流。党的十七大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林业种苗建设既是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推动力,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随着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5A景区等活动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种苗产业正成为朝阳产业。此时建设高家堰中华蚊母繁育基地将有力助推高家堰镇打造“湖北旅游名镇,长阳经济强镇”。
在长阳高家堰建设中华蚊母繁育基地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广大人民群众主动融入市场经济,资金、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长期的中华蚊母人工栽培探索研究。高家堰1982年开始训化繁育中华蚊母,隔河岩大坝建成前夕开始大规模产业化抢救,1996年达到产盆景10万盆规模,2001年建设白果坪千米盆景根艺走廊,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十大模范工程之一。近年来,长阳以高家堰镇高家堰村白果坪为中心,构建
“湖北盆景根艺走廊”平台进行抢救性开发中华蚊母产业,达到年育苗600亩、年销盆景根艺50万盆(件)的规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培育中华蚊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长阳以高家堰镇为核心的中华蚊母繁育生产还存在生产基础设施差,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整体质量不高的状况。为此,建设中华蚊母繁育基地项目,优化结构,增强后劲,夯实基础,培植精品,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取综合效益,显得十分重要。为科学指导“十二五”期林业产业建设,充分挖掘中华蚊母的发展潜力,有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县委《关于制定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编制高家堰中华蚊母繁育基地发展规划。规划“十二五”期在高家堰村白果坪建设中华蚊母繁育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繁育基地2500亩,助推县域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规划参考了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相关规划,保证了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
第一章规划提要
项目名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根艺盆景走廊中华蚊
母种苗基地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高家堰镇人民政府。
拟建地点:高家堰镇境内,重点建设高家堰村白果坪。
建设内容与规模:在高家堰根艺盆景地带新建苗圃1000亩,其中种子园100亩、采穗圃20亩、温棚芽苗区90亩、移栽区660亩、盆景大苗区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