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分析比较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能较长时间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 ,避免反复穿刺,尤其和三通管及延长管的链接,便于用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静脉留置针价格较高,对于一般病人而言,若留置时间过短,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从留置针部位的选择来探讨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对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部位;护理
【】+23 【】A【】1004-4949(2012)10-0151-011临床资料
:2012年4月—2012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共450例次,男270例,女180例,年龄54岁~95岁。
:选择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敷贴,稀释肝素液20U/ml, 其余用物同静脉输液。
:用20U/ml的肝素液3ml~5ml脉冲式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用小夹子卡住延长管近心端后拔除头皮针)。
:留置时间96小时,病员无疼痛不适,无静脉炎发生。
2方法
,由静脉留置针操(穿刺者、封管者、拔管者)填写病人使用留置针情况。对操按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培训,经考核均合格。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操与病人均不知道调查目的,排除了人为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B组选择头静脉中上三分之二,C组选择肘窝静脉,D组选择前臂掌侧静脉,E组选择下肢内踝大隐静脉。
3各组穿刺结果比较见下表
分组留置时间﹤96小时留置时间96小时合计A42例48例90例B27例63例90例C30例60例90例D12例78例90例E34例56例90例合计155例295例450例4 讨论
手背静脉较丰富,且表浅易见,但因患者大部分的活动都由手来完成,手背易打湿和与其它物体碰撞摩擦,造成敷贴卷边、敷贴内汽水形成,渗血,渗液,因而不利于固定,最终造成留置针脱出,渗漏,甚至静脉炎。因此保留时间不长。但穿刺成功率高是它的优点。且符合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使用血管的原则[1]。适用于输入普通药物且输液时间短能配合的患者。因此,在手背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注意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妥善固定,发现敷贴卷边、敷贴内汽水形成,渗血时应及时予以消毒后更换敷贴。
头静脉下三分之一,特别是腕部,粗、直、弹性好,而被很多护士所选择,但桡神经约在肱桡关节下3 cm之间的范围内,桡神经分为浅支和深支。在临床中当选择桡骨茎突部位进行头静脉穿刺时,如果操作不当或失误,极易碰触桡神经浅支,并由此引发相应的症状,患者会立即感到针刺或电击样疼痛,并向手背拇指、食指、虎口等处放射,可能伴有不自主抽搐或颤抖等症状[2]。因此,穿刺者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了解与静脉相伴行的神经的解剖。进行头静脉注射时,选择中上三分之二为宜,下三分之一适用于手背静脉穿刺困难,输入普通药物且输液时间短的输液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主诉,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留置过程中病员出现疼痛时及时拔除留置针。
肘窝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