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篇钢结构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图集
!"#$#% 计算溶液量全部注入土中后,所有灌注孔宜用!"# 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既有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的地基时,在灌注硅酸
钠溶液过程中,应进行沉降观测,当发现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沉降突然增大或出
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溶液,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再继续灌
注。
( )碱液法
!
!"#$#" 灌注孔可用洛阳铲、螺旋钻成孔或用带有尖端的钢管打入土中成孔,孔径
为$% & ’%%((,孔中填入粒径为!% & )%(( 的石子,直到注液管下端标高处,再将内径
!%(( 的注液管插入孔中,管底以上*%%(( 高度内填入粒径为! & +(( 的小石子,其上
用!"# 灰土填入并夯实。
!"#$#’碱液可用固体烧碱或液体烧碱配制,加固’(* 黄土需要,-./ 量约为干土
质量的*0,即*+ & )+12。碱液浓度不应低于 3%2 4 5,常用浓度为 3% & ’%%2 4 5。
双液加固时,氯化钙溶液的浓度为+% & #%2 4 5。
!"#$#( 配溶液时,应先放水,而后徐徐放入碱块或浓碱液。溶液加碱量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
’采用固体烧碱配制每’(* 浓度为 6 的碱液时,每’(* 水中的加碱量为:
’%%%$
! # (’$7*7# & ’)
" %
式中———每* 碱液中投入的固体烧碱量( );
89 ’( 12
6———配制碱液的浓度( 2 4 5),计算时将 2 化为 12;
:———固体烧碱中, ,-./ 含量的百分数(0)。
采用液体烧碱配制每* 浓度为的碱液时,投入的液体烧碱量为:
! ’( 6 ;’
$ ( )
’’# ’%%% ’$7*7# & !
())
加水量为:
;!
( $ ) ( )
’! # ’%%% ’& ’$7*7# & *
())
式中———液体烧碱体积( );
;’ 5
———加水的体积( );
;! 5
———液体烧碱的相对密度;
<,
,———液体烧碱的质量分数。
!"#$#) 应在盛溶液桶中将碱液加热到 3%=以上才能进行灌注,灌注过程中桶内溶
液温度应保持不低于#%=。
!"#$#!* 灌注碱液的速度,宜为! & +5 4 (>?。
!"#$#!! 碱液加固施工,应合理安排灌注顺序和控制灌注速率。宜间隔’& ! 孔灌
注,并分段施工,相邻两孔灌注的间隔时间不宜少于*<。同时灌注的两孔间距不应小
于*(。
—$%)’—
第三章钢结构桩基工程设计施工实例
!"#$#!% 当采用双液加固时,应先灌注氢氧化钠溶液,间隔! " #$% 后,再灌注氯
化钙溶液,后者用量为前者的# & $ " # & ’。
!"#$#!$ 施工中应防止污染水源,并应安全操作。
#()’质量检验
( )单液硅化法
!
!"#&#! 硅酸钠溶液灌注完毕,应在* " #+, 后,对加固的地基土进行检验。
!"#&#% 单液硅化法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及其均匀性应采用动力触探
或其他原位测试检验。必要时,尚应在加固土的全部深度内,每隔#- 取土样进行室内
试验,测定其压缩性和湿陷性。
!"#&#$ 地基加固结束后,尚应对已加固地基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进行沉降
观测,直至沉降稳定,观测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 )碱液法
"
!"#&#& 碱液加固施工应作好施工记录,检查碱液浓度及每孔注入量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施工中每间隔# " .,,应对既有建筑物的附加沉降进行观测。
!"#&#’碱液加固地基的竣工验收,应在加固施工完毕$!, 后进行。可通过开挖或
钻孔取样,对加固土体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水稳性试验。取样部位应在加固土体
中部,试块数不少于. 个,$!, 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0。
将试块浸泡在自来水中,无崩解。当需要查明加固土体的外形和整体性时,可对有代表
性加固土体进行开挖,量测其有效加固半径和加固深度。
!"#&#" 地基经碱液加固后应继续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按加固
前后沉降观测结果或用触探法检测加固前后土中阻力的变化,确定加固质量。
#*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 注浆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 锚杆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黄土和
人工填土等地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