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装卸搬运
要求: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分类,理解装卸搬运的特点,了解装卸搬运的意义与目的。
主要内容:装卸搬运的概念、分类,装卸搬运的特点,装卸搬运的一般工具。
本知识点目录
一、概述
二、装卸搬运作业和设备配置
三、装卸搬运合理化及现代化
第一节概述
下一节>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有时候或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涵义。
    在习惯使用中,物流领域(如铁路运输)常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作“货物装卸”;在生产领域中常将这一整体活动称作“物料搬运”。实际上,活动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在实际操作中,装卸与搬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相伴发生的。搬运的“运”与运输的“运”区别之处在于,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围内发生的,而运输则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并无一个绝对的界限。
二、装卸搬运的地位与作用
    装卸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它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以我国为例,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左右,船运占40%左右。因此,为了降低物流费用,装卸是个重要环节。
    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例如袋装水泥纸袋破损和水泥散失主要发生在装卸过程中,玻璃、机械、器皿、煤炭等产品在装卸时最容易造成损失。
    由此可见,装卸活动是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装卸搬运的特点
    (一)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是物流每一项活动开始及结束时必然发生的活动,因而有时常被人忽视,有时被看作其它操作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一般而言的“汽车运输”,就实际包含了相随的装卸搬运,仓库中泛指的保管活动,也含有装卸搬运活动。
    (二)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不能理解成被动的,实际上,装卸搬运对其它物流活动有一定决定性。装卸搬运会影响其它物流活动的质量和速度,例如:装车不当,会引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卸放不当,会引起货物转换成下一步运动的困难。许多物流活动在有效的装卸搬运支持下,才能实现高水平。
    (三)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在任何其它物流活动互相过渡时,都是以装卸搬运来衔接,因而,装卸搬运往往成为整个物流的“瓶颈”,是物流各功能之间能否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而这又是一个系统的关键。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关键看这一衔接是否有效。比较先进的系统物流方式——联合运输方式就是着力解决这种衔接而实现的。
 
四、装卸搬运的分类
    (一)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装卸搬运以此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
    、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
    ,特点是一次作业就需实现一车皮的装进或卸出,很少有像仓库装卸时出现的整装零卸或零装整卸的情况。
    ,也包括后方的支持性装卸搬运,有的港口装卸还采用小船在码头与大船之间“过驳”的办法,因而其装卸的流程较为复杂,往往经过几次的装卸及搬运作业才能最后实现船与陆地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
    ,由于汽车的灵活性,可以减少或根本减去搬运活动,而直接、单纯利用装卸作业达到车与物流设施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
  (二)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
    装卸搬运以此可分成使用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装方式等。
   
    采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由于吊起及放下属于垂直运动,这种装卸方式属垂直装卸方式。
   
    采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