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坊传的B―2他爹, 真的隐身么-.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坊传的B―2他爹, 真的隐身么-.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8/6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坊传的B―2他爹, 真的隐身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坊传的B―2他爹, 真的隐身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了扭转颓势战局,纳粹德国在武器研发的脑洞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航空武器装备方面,纳粹军政领袖赫尔曼・戈林在1943年提出了一款关于轰炸机的设计要求,希望这款轰炸机拥有1 000千米/小时的速度,1 000千克的载弹量,以及超过1 000千米的航程。这个俗称“3x1 000”的设计指标,是为了袭击英国的指挥中心,当时纳粹德国空军在尝试轰炸指挥中心时都会遭到盟军战机的强势拦截而无法达成目的。    显微镜下的Ho 229 V3胶合板截面结构,夹层中的黑色是粘合剂,板材则由五层苏格兰松横纵排列以增强各方向上的韧性,它们之间通过一种半透明的琥珀色材料粘合。这种胶合板并没有特殊的吸收雷达波的特性。
中国论文网/8/view-
对于这一指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莱玛和瓦尔特
・霍顿兄弟给出的方案是一款由喷气发动机推进的飞翼构型的飞行器――,后被帝国航空部命名为Ho 229。1944年3月1日首飞的Ho 229拥有与现代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B-2相似的外形,是全世界第一款因机身形状而具备隐身性能的飞机。这就是目前坊间传闻Ho 229是B-2的鼻祖的原因。因为B-2优秀的隐身性能,惯性思维让人们觉得,Ho 229也应该具有相同的隐身能力,至少飞翼气动布局在雷达隐身方面具有优势。那么当时的设计师,莱玛和瓦尔特・霍顿到底有没有针对Ho 229进行隐身设计呢?
针对这个颇具争论,也具有航空史研究意义的问题,人们只有一条出路――研究存世仅有一架,现存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史密森尼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Ho 229 V3。这架飞机是1945年4月二战末期,乔治
・巴顿的第三军在德国工厂里发现的,当时一共发现了4架Ho 229原型机,其中只有V3型最接近完工状态,随后,Ho 229 V3被运往美国,并于1952年到达了史密森尼博物馆。现存于史密森尼博物馆的Ho 229。除了机身中部的主体部分和主要支撑结构,其余大部分都是木材胶合板。翼身融合体的外形使外界产生了它是B-2飞机之父的猜疑声。
这架Ho 229的命运也算比较凄凉,原本想着到美国之后可以在博物馆中颐养天年,但诸不知它在仓库一存就是61年,而且还不是一直在遮风避雨的仓库里,而是搬来搬去,饱经风霜。时至2013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评估Ho 229的机身主体部分,看看能否安全的将他搬到史蒂文・哈兹中心的玛丽・贝克・恩根修复中心进行研究并修复。
如果仅仅是金属结构,锈蚀倒是个好处理的问题,但是为了减重,除受力结构外,Ho 229飞机大量采用了木材胶合板。经过60多年时间的雕刻,人为和自然的损伤让Ho 229变得残破不堪。
博物馆物品管理员洛伦
・霍里克曾说,这架飞机的一个特点是,机身内部的钢管框架结构由胶合板蒙皮包裹,但是在储存过程中,胶合板在某些地方严重分层。研究小组还发现,机身主体部分的木质结构支架是由苏格兰松制成的,这不是广泛用于飞机的木材,可能是因为战时物资短缺而选用的替代品。
残破的机身和非典型的木材使修复人员感到棘手,但对Ho 229隐身性能的研究似乎没有太大影响,研究员们从蒙皮上的油漆下手,找到了突破点。
飞机上有两种漆料,一种是飞机被盟军发现时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