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语文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8/6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教案
【选用教材:
湖南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编写“中等职业教育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2006年新版”(第二版第七单元)。
【授课班级:五年制高技班。
【授课时间:2007年4月18日第二节。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题: §33·求职历程:再试一次·小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说、写在当今高技能人才的人文素养培养铸就的重要性,认识说话的语言艺术技巧。在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中的真诚、果断、自信、耐心、勇气和心理及其“毛遂自荐”的语言魅力。
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青年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和应聘求职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坦诚诉求思想及心理调控能力,掌握人际交往语言艺术魅力和尺度,把握常用交流语言的几种方法。
3、感情目标:
重点指导学生情境模拟说的语言训练,增强青年学生应聘求职中的勇气和自荐、自信心,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情商的提高,展示学生应聘求职中的实力和能力,树立在人才竞争极为激烈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自信心。
4、德育目标:
教育青年学生懂得,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文素养的重要部分,勇气和自信力是语言交流沟通的根本保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视场合、对象的不同,规范语言,运用语言,成功语言。
教学重点:
“再试一次”心理情感的调控和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
视不同场合,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本,注意情感心理的变化,促使学生学习主体回归。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神,共创课堂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教学课型: 导学型。
教学方法:
1、教法选用:
谈话法、行为引导法、情境熏陶法、点评法、归纳延伸法等。
2、学法选用:
阅读思考法、分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模拟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音乐、画面、解说、文字等)。
教学时间: 四十五分钟。
教学时间、内容及步骤:
[音乐起:展示我院形象的一组图片。
[导入题:以当今就业求职应聘四幅不同的画面,在轻音乐声中解说引入(2′)
一、辩一辩:求职百态(示画面4′)。

(1)“希望”图(2)“灰心”图(3)“失败”图(4)“成功”图
师:通过辨认上述求职应聘中四幅不同情态的求职慢画,可想而知,当今的职场犹如战场,多少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的为了就业而走上不归之路。而我们当今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红红火火、香饽饽,十分走俏,那么,在就业、求职应聘中为什么有的人屡试屡败,有的人却屡败屡试,终于成功?
[推出课题·人文素养模块之五:再试一次·小艳。
二、看一看:求职历程(示出“我”就业求职历程图表5′)
苦苦等待
推销
家教
钟点工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半年

图(2)“我”求职历程:半年图表
结论:满怀希望,走近现实,雄心壮志,荡然无存。原因:(师生共同归纳结论)不是名牌大学生,现实最残酷。
师:综上“求职历程图表显示”:“我”在特区这种快节奏、高效率、充满挑战性职场中屡试屡败、彷徨无助、畏难欲退而前,是退怯,还是鼓足勇气“再试一次”呢?
三、想一想:“再试一次”剖析(10′)。
1、(引导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讨论:归纳出“我”的心理及其语言交流特点)。
2、(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