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员工晋升管理制度1.doc

格式:doc   大小:46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员工晋升管理制度1.doc

上传人:iluyuw9 2018/8/6 文件大小:4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员工晋升管理制度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员工晋升优化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达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目的,达成优良的工作绩效,促使本公司职务升迁渠道畅通,满足公司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提高公司和员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经营绩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的晋升管理。
第三条原则:
(1) 德能和业绩并重的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晋升需全面考虑员工的个人素质、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2)注重实绩、能升能降的原则。正确对待实绩与德才及升降的关系。以实绩作为考察其德才的重要依据,防止把二者简单划等号,要避免简单地把晋升当成论功行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员工职位可升可降。
(3)逐级晋升与越级晋升相结合、纵向晋升与横向晋升相结合的原则。员工一般逐级晋升,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或有特殊才干者,可越级晋升。
(4)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职务升降的标准条件和过程等,增加透明度。在升降的标准条件前人人平等;坚持在众多的对象中通过比较鉴别和答辩等,层层筛选,优胜劣汰确定晋升人选,激励员工发展。
(5)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内容
岗位晋升、储备管理者培养体系、职位轮换、管理团队优化体系。
第四条:岗位晋升
公司内所有的岗位晋升采用晋聘方式进行。详细内容如下:
晋升机遇
(1)公司内部原有岗位空缺;
(2)公司因发展规划变动新生岗位;
晋升条件
(1)相关工作经验和资历:在部门内担任本职职务满半年;
(2)具备拟任岗位任职条件:自身基本条件符合岗位说明书列明的任职资格条件;
(3)具备拟任岗位所需能力:经考核,符合拟任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
(4)在职工作表现及操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潜力。

员工晋升渠道
管理渠道(侧重管理协调、统筹能力)
技术渠道(侧重业务、技能专业水平)




副总
总监高级工程师
经理高级专员、工程师
副经理、组长中级专员、中级技术员
初级文员、初级技术员
员工
晋升说明
同一平行线内职务不同,职称相等。
直线晋升与交叉晋升相结合。员工可以沿一条通道晋升,也可以随着发展方向的变化而调整晋升渠道。
晋升岗位要求见相应岗位职责内容。

(1)组织部门:人事行政部负责员工晋聘/晋升工作的组织、任职资格条件的审查、任职公布等运作。
(2)主导部门:各用人部门负责向人事行政部推荐符合晋聘条件的员工(由员工主动提出晋聘/晋升时,用人部门负责对其任职条件进行初步核查)并对晋聘者进行专业测评,方式可以根据部门实际情况而定(如面谈、测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专业测评合格者报备人事行政部进行晋聘工作。
晋聘流程
人事行政部根据职位要求,对所有人选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对于审查符合条件的,组织用人部门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其按照拟任职岗位要求进行晋聘测评。具体流程如下:
。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组建,全面开展竞聘工作。
成员组成:各部门经理、部分优秀员工共同参与晋聘会测评。
职责:根据晋聘岗位任职要求、晋聘者陈述及其他方面内容,客观公正如实地在《晋聘会评估表》(附件一)上予以评分并交至人事行政部。
严格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真实的反映被考核人员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个人和其他主观因素影响考核的结果。

人事行政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人员需求或晋聘部门所报备岗位,发布晋聘岗位的职务类别、数量及具体要求。

(1)推荐:员工任职部门推荐的,由部门负责人填写《职务晋升推荐表》(附件二)并由用人部门进行专业测评,合格后交人事行政部;
(2)自荐:员工自荐的,由员工本人填写《职务晋升推荐表》(附件二),经用人部门对其进行专业测评,合格后后交人事行政部。
:晋聘者根据晋聘岗位结合自身优劣势,准备述职报告提交至人事行政部。内容包括:
(1)个人目前所在岗位、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
(2)个人对竞聘岗位的认识,尤其是该项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本人的改进建议等;
(3)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人事行政部根据晋聘岗位及专业测评合格者组织岗位晋聘会。(具体时间地点依实际情况而定)
(1)晋聘者陈述述职报告。时间:5~10分钟/人。
内容:对竞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及预期达到的目标等。
(2)公众测评。时间:1小时左右。
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考查竞聘者不同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