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我的寂寞之路.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寂寞之路.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8/7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寂寞之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的寂寞之路

当步入天命之年时,想起从三四岁在农村开始写字,在十七岁进入城镇后刻印,这份坚守,想起来也是有一些感动的。
中国论文网/5/view-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与书法篆刻有缘。这是一条寂寞而凄苦的道路,而我却默默地甘于相伴,现在我竟很喜欢这份清静带来的快乐。
我在读书时,就是学校里字写得最好的。那时我家里有很多的字帖,可以随时临摹,并慢慢有了练字的****惯。1980年,一位教书法的先生把我从美术班拉进了书法班,本想考个美院的我竟因他而无果。因为家境贫苦,为生计在采石场、藕煤厂打零工,身上总要揣一本记着篆字的本子,有空就看几眼。后来远离父母去了贵州一所学校读书,在家里不能支付我学****和生活费用时,我只能依靠少得可怜的篆刻稿费维护日常开销。在学校里,我是最后一个走进食堂的同学,因为我常常为省些菜钱而尽量多吃些杂粮。在如此的窘境中,依然不改最初的那份冲动。正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书法篆刻帮助过我,在内心的情感中,我不能离弃她。
从此,就与书法篆刻相依走到了现在。
到现在为止,我并未拜在某位名师门下,主要是多年来工作生活在交通很不便利的地方,一直以书本领着自己走。在****惯了这种学****状态后,反而觉得不受他人影响,没有思想禁锢,让自己的想象漫无边际地去飞,可以自由地寻找不一样的天地。
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很快就发现了传统经典的魅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湖南省书协举办首届书法篆刻研修班,这一期的学员囊括了省内所有的全国会员和省会员中的佼佼者。在“只许批评,不许表扬”的学风中,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喜欢讨教问题,勤于临古。有一次我竟提出篆刻组每位学员每季临摹古印300方,人们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待再一次集中讲评时,我果真拿出了数百方临印,我想以数倍于别人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至今,我仍然养成了在创作之余临****秦汉印的****惯。
这个故事,并非故弄玄虚和炫耀什么,只是这份积累练就了使刀如笔,一蹴而就,顷刻便成的手上功夫。当然,那时的艺术创作也开始有所长进。
1988年,在西泠印社乘风杯篆刻大赛中获得了金奖。
也正因为这个金奖,使我猛醒。全国那么大,印人那么多,小小年纪的我不可能如此地出类拔萃,只是因为各种缘故,运气降临到了自己头上。从那一年开始,我重新在秦汉印中寻找创作、创新的线索。尝试过甲骨、砖瓦文字、隶书入印,在《好大王碑》和砖文的启发下,尝试着以现代使用的简化字入手。因为在汉代砖文中就有简化字及雏形,并以秦汉印式去演绎和丰富它。至今,我为此坚守了19年。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放弃了全国许多的赛事和展览,我觉得自己要沉淀下来,有太多东西可以学****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条路会走入魔道或不可深入,我认为任何时期的印章都与当时的文字有不可割裂的联系,而且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是用一个人、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去衡量成功与否?答案应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只要对印章艺术有启发,也是一种成功。
多年来,因此在印人中也引来了一些误会,很多的印人以为我就是以简化字印面世,其实他们并非知道我的内心想法。我只想把甲骨至简化字都纳入入印的范畴,可以从甲骨到简化字之间自由地选择适合的文字构思印章。这样,自己的创作思路就更加地宽广些,文字的制约也就变得越来越小。在作品集中,部分印章已有所体现。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