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人过年回家有六怕都是传统惹得祸.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人过年回家有六怕都是传统惹得祸.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8/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人过年回家有六怕都是传统惹得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人过年回家有六怕都是传统惹得祸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春节前说得最多听得最多的一句话。过年,在这个大迁徙的时代,它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是中国人的一次精神履约。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一个个候鸟般奔波的人,心头都承载着一个沉甸甸的牵挂——家!
然而,现实与世俗的羁绊,让回家过年的人平添了些许无奈,些许辛酸,些许苦涩和些许害怕。归纳起来,过年回家大致有以下“六怕”。
一怕买票难,旅途很遭罪。
为了一张火车票,每年春节前上演的那一幕幕或辛酸或滑稽或恶搞或温馨的场面,我们已经听得多了,也看得多了,见怪不怪了。不管是“裸奔”求票的农民工,还是“淡定”从容的火车站站长,不管是拼车、徒步、骑车回家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家一定要回,年一定要过,火车票再难买,大年三十必须回家吃团圆饭。哪怕是排队一周去买票,哪怕是“黄牛党”加价几倍的高价票,哪怕没座位站几天几夜,哪怕是躺在火车过道里、厕所边,哪怕是吃不好睡不好心情很不好,但为了在家望眼欲穿的父母妻儿,旅途多遭罪也能扛过去。毕竟,每个回家的人,都能如愿回到家里过年,没有那个人因为一票难求而滞留在北上广,也没有那个人因为旅途遭罪过年不回家。
二怕钱紧,荷包被掏空。
据某媒体调查,接近50%的人担忧过年回家钱包被掏空,节后回来日子紧巴。大家普遍认为:过年好不容易回趟家,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家人亲朋高兴,该花不该花的钱都要花,不能显得太抠门。
路费、年货、礼物、压岁钱这些都是必需的花销,还有拜年、走亲戚、宴请亲朋等等。过个年到底要花多少钱?多数人认为,至少要拿出1——2个月的工资,而且是指那些月薪在四五千元以上的阶层。像笔者这样月薪2000多块钱的“准穷人”,过年至少得拿出半年的工资。当然,这是指有家室的人,那些没老婆没孩子只有父母的年轻人,过年花费也不少于三五千元。%的受访者表示,过年花费应该在3000元——1万元左右,另有11%的人甚至觉得,自己过年的开销会超过1万元。
三怕两口子吵架,过年回谁家?
两口子过年去谁家原本不是个问题。然而,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很复杂且严重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乃至社会和谐的大问题,也成了夫妻俩过年回家最闹心的事儿。听说,去年春节某地有两口子因为这事竟然闹离婚了。
据了解,每年过了小年之后,在外工作或分家另过的小两口、大两口乃至不大不小的两口子,都会为今年该去谁家吃年夜饭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争执不休,而且逐渐演化为不少年轻夫妻以及两家老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关于春节回谁家过年的问题只会在80后一代身上发生。原因是这些小夫妻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结构已逐渐呈
“四二一”模式,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过去过年,由于都是多子女,少个子女不在身边团聚,也并不觉得怎么样。可现在过个年就不一样了,双方老人都只有一个子女,这就需要小夫妻们不仅要兼顾到双方老人的亲情渴望,甚至连双方的其他亲属也要考虑。发生“年夜饭去谁家吃”这样不大不小的矛盾,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四怕应酬多,过节比上班还累。
据某媒体调查显示:时间紧——应酬、饭局、打麻将,还要抽时间陪陪父母,就是春节假期的全部内容。%的人抱怨时间不够用。“过节比上班还要累!”这是节后听到的最多的抱怨声。
“春节放假7天,真正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