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资料: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胡锦涛访问泰澳新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专题】第11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01年10月2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就有关经济问题发表见解,交换看法,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中)。
1992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基廷首次提出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基础,举行一次亚太首脑会议。1993年,美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东道主,正式提出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之后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于没有得到全体成员的赞同,美国建议召开的首脑会议被定名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3年11月19日至20日,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举行。除马来西亚外,该组织其余14个成员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所有领导人不着西服,而穿休闲装,为的是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气氛。领导人的讲话内容需经本人同意才能公开。会议结束后通过一项领导人宣言。这种形式成为以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模式。
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20日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举行。会议讨论了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及区域间的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3个议题,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中江泽民在会上就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及区域间的合作提出5点建议。
第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4年11月15日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未来提出了5项原则建议。
第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5年11月1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旨在顺利实现《茂物宣言》的行动方针,并为区域内的长期合作构筑框架。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行动宣言》(简称《大阪宣言》),通过了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大阪行动议程》。江泽民主席在会上阐述了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的5点主张。
第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6年11月25日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落实根据亚太经合组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所制定的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讨论加强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会议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会议还首次确认了中国倡导的以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特点的“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方式”。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就经济技术合作问题发表了几点意见。
第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7年11月2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会议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问题。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联系大家庭》。江泽民主席就加强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提出4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