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道行天下,和谐共生”.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行天下,和谐共生”.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8/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行天下,和谐共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行天下,和谐共生”
“我认为一个新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去参加所有的展会,然后在3年内换5到15份工作,多经历失败,这样才能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一份事业。因为曾经的失败能让一个人摒弃急功近利,最终获得成功。”说这番话的是中脉国际副董事长周希俭。1999年之前,他走过不少弯路,但现在回头看,他认为这些弯路大有必要。在他看来,很多“80后”、“90后”的大学毕业生太需要通过失败进行挫折教育。或许正是有过百折不挠的磨炼,坐在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面前的周希俭才显得自信而淡然。在他的人生词典里,企业家的定义就是不断地失败,直至成功。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陆逊、王国维、徐志摩、金庸都是浙江海宁人。”说起家乡,周希俭列举出一串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历史悠久的海宁自古以来商业就非常发达,尤其在清朝乾隆年间,很多海宁商人做的是皇家生意,他们的后代也大多具有经商的天分。周希俭觉得,敢想敢干,立志做一番大事,是海宁人的共性。
周希俭1975年生于海宁。由于爷爷是大资本家,父亲的际遇自然不会太好。周希俭自幼不爱读书,只喜欢在海宁乡村的田里玩。8岁那年,父亲落实政策回到城里,周希俭仍然像一匹野马一样收不回心,直到20岁那年进入当地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时,他的骨子里仍旧是个不安分的大孩子。
当时的他干着既稳定又体面的工作,每个月有300多元的收入,这在1995年已经很不错了,但周希俭并不满足。工作期间,他接触到直销行业,开始加入其中。7个月后,他赚到了1万多元。周希俭仿佛瞬间找到了赚钱的窍门,认为直销符合他的职业梦想,随后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当时,父母对他的决定非常不解,周希俭却打定了主意:“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希望父母为我买房子、娶媳妇。当年海宁的房价每平方米1200元,娶个媳妇得十几万元,我想自己奋斗,而且我认为我有这个能力。”周希俭用这番话说服了固守传统观念的父母。
当时,周希俭觉得马上就能挣到10万、100万了,他和朋友租用了一辆车,每天光租金就300元。但他没想到,1998年7月,全国对传销企业进行整顿,这也影响到直销行业,他所在的直销企业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百万元梦想也无法继续了。
为了养活自己,周希俭开小饭馆,卖皮革、服装、音响。“那段时间,我什么都做过,但对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不明确。这些小生意做的时候都是半死不活,反而倒手时都能赚到钱,我不断换生意,越做越迷茫,因为没有一项生意能让我做10年或更久,并能作为一项事业的。因此,我不断地放弃,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
一次次失败后,周希俭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把生意做大。那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已经过了近7年,一批官员已经“下海”,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更加开放,互联网正以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在世人面前。这给周希俭带来了新的机遇。
“种子要先向下生根,再向上生长”
对很多企业家来说,1999年是值得纪念的。那一年,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正飞速成长,用户增长曲线几乎成了一条陡峭的直线;李彦宏回国,在北京创办了百度……周希俭刻骨铭心的是:他在这一年找到了人生方向。
那年的某一天,周希俭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感到百无聊赖的空虚,自己到底应该往哪里去?反复思考后,他决定学****商业知识,寻找商业智慧。他花掉了所有的积蓄,辗转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参加各种商业课程培训。一次,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