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擦亮每一个日子.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擦亮每一个日子.doc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8/8/8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擦亮每一个日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擦亮每一个日子

以前我住学校时,每年高考最后一天的晚上,我在阳台上总能看到操场对面学生宿舍前火光冲天,还伴随着阵阵欢呼。那是刚刚考完最后一科的高三毕业生们在烧书。他们以这种方式庆祝“赢得解放”与“获得自由”,欢呼那值得诅咒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论文网/9/view-
看着火光映照着的一张张年轻而狂喜得有些扭曲的脸,我不禁想,12年前,同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跨进小学的头一天晚上,该是怎样的兴奋――明天就要进小学了,从此就是“学生”了啊!小书包放在枕边,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就是睡不着。妈妈一遍遍地催促:“孩子,快睡了吧!明天好早点去学校报名。”孩子可能才勉强闭上眼睛,可心里还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然而,12年过去了,他们怎么如此仇视自己曾经那么向往的校园生活呢?难道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是我们的“教育”造就了孩子对学校的仇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一个10岁的女孩流着眼泪打开写满了两分的记分册,恳求妈妈说:“妈妈,咱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不少孩子之所以厌恶学校,就是因为他们的学校缺乏“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让学校生活充满家的气息,这也是我的教育梦想。许多年前,我在拙著《花开的声音》中写过一段话:“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信念。如果他们感到在李老师身边生活的3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
的确,让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因为遇上我而有一种幸运感,并拥有温馨记忆,这是我朴素而真诚的教育理想。
对于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成为一个现在就感到快乐的人。这个“快乐”显然主要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仅仅是指成才以后将来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而且,我还要说,这个“快乐”,是孩子现在――即成长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将来的所谓“快乐”。我可以自豪(甚至有些得意)地说,我的学生在我和他们共同生活的班级中,享受了这样的快乐。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家园”。这个“家园”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爱心。每一个老师都发自肺腑地呵护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爱戴着老师,老师之间、孩子之间都互相依恋着。
意味着人情。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拥有浓浓的人情味,即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