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别了,秦砖汉瓦.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别了,秦砖汉瓦.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8/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别了,秦砖汉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别了,秦砖汉瓦
陶器瓦器的发明,无疑是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走过了多少艰难的道路,经历了多少失败,是天启还是偶然,是天才的念头还是无数人无意的心血,史前文明研究者们各执一端,吵得很是热闹。有说是篮子内壁抹了潮泥以存火种,薪尽火传的过程中诞生了第一件陶罐,全球各地出土的陶罐身外,普遍能见到绳纹就是证据。有说穴居的先人生火取暖之后,发现被火烘焙的泥地和墙壁坚如铁石,因此受到启发――史前人类居住点,确有不少用火的遗留,藏身的地窝,也真算一个放大的陶罐。无论如何,大火烧过的湿地,太阳烘焙过的泥地,加热煅烧之后,观察到泥土性质的彻底改变,即使在蛮荒的时代,也不需要特别的际遇。
不管如何,经烘烤,泥土成陶成瓷,是个伟大的发现,从此喝水的问题、储藏的问题、烹饪的问题,慢慢得到了解决。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盆上的鱼纹,有没有铭刻着制造者的欣喜和期盼呢?于是秦砖汉瓦进入了中国的文明史册,于是也有了“万里长城筑怨,千秋片石铭贞”的故事,于是一个帝国的名字,因为她的代表性产品而知名于世界。但是真正对老百姓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还不在景德镇的瓷器上,不在名动天下的钧汝哥官定窑中,而在寻常百姓的青墙黑瓦上,在磨得光可鉴人的井栏上,在农家孩子手捧的粗瓷大碗上。
小时候,我消磨时光最多的地方,就在村头的窑棚里。娶妻生子的起码基础,是盖房,盖房是乡村绝对的大事,一个人一生能盖上一次房,都得给后人念叨好几辈子的。这样的稀罕,决定了
“艺不压身”的窑匠,没有一个村大到能永保一座窑炉,窑匠只能四乡八寨地轮着做。因此窑匠无疑是闭塞乡村中,最有故事的人,举凡乡里四邻的逸闻逸事,有点特色的乡曲异人,江湖切口,行头禁忌,都在窑匠的肚子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听不完的鬼怪狐仙。那窑棚,就是我的聊斋了。
当然,我对那烧砖制瓦的黄泥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那“天晴一块铜,天雨一包脓”的红土,和水后经过牛蹄的反复践踏,熟了,裸着上身的壮汉们,将百十几斤的湿泥坯扛回,窑棚里堆得比人还高,被窑匠用窑弓修理得如同一座实心的蒙古包。几天晾搁,泥的韧性出来了,窑匠再用窑弓来片泥,噼噼啪啪,一会儿地上摞起一堵半人高结实的泥墙,削平边缘,用一块平板下带条细钢丝的工具,割出一层“软泥板”,围在一个一头略小的圆型瓦绷上,三涂两抹,湿瓦坯就可以曝晒在阳光下了。烈日下一天,傍晚时已经干透,轻轻一拍,那瓦坯就在印痕处断为四块,聚拢搬进,码进窑棚,就等着秋后装窑了。窑是一个直径大约四米的圆坑,朝向坎子的一面,挖了窑门。坑得窑匠指挥挖,尤其那装瓦装砖的砖架,是个技术活儿,得够力,得耐得住活烧,得留空让火眼上行,得让火力均匀分布将砖瓦烧透,既不过也无不及。装窑更是窑匠的不传之秘,轻易不让人围观的。一窑烧透,也得十几个小时不停火,最后还得在窑匠的指挥下,熄火的时候,向窑顶的封围一担担浇水,成品便是黑色的砖瓦了。经窑匠的许可,我尝试过做成砖坯瓦坯的全套手艺,甚至还捏出过乡下冬天火塘或者灶膛?菜的瓦罐。
窑棚伴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许多寂寞时光,从窑匠的口中,我发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在与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