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画构图与透视
动画构图与透视
2011年06月16日
第一节、构成画面视觉导向的因素
画面是作者通过表现某个主题思想,而进行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形式的一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美感效果,带有强烈思想感情,以此来打动读者的心。是合理地按照物体的空间及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把个别或局部关系,融入到整体之中。在研究构图之前,必须弄清楚构成画面(即构图)的一些基本元素是什么? 以及通过个元素之间的巧妙组合,从而增强视觉语言性,使之构图清晰一目了然。这种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条理性的统一变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形成画面张力与趋势关系,及其视觉中心、视觉流程方向形成。剖析动画构图结构,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提高驾驭构图技巧能力。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视知觉》曾提到:“最成熟的艺术品,能够成功的使其中的一切成份服从于以上主要的结构规律。在完成这一步骤时,它并不是将现存的事物的多样性,歪曲为千篇一律。而是通过不同的事物相比较,使它们的差别性, 更较清晰地显示出来。”
一、画面动力的张力
运动是指物体从某一位置,所形成的轨迹称之为运动。电影或动画片中的画面与画面之间闪动。产生运动感等,这些属于运动。当我们看见电闪就会看到它总闪动不停,这种闪动不停,是由于眼部肌肉的应变造成的。上述各例所涉及到的运动知觉来源是什么?
在静态的绘画、雕塑中见到运动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从绘画或动画设计作品中,既看不到物理力运动的结果,又看不到由这种物理力运动所造成的幻觉。但我们从中看到,有运动引起的视觉形状向某些方向集聚式倾斜,就包含一种具有运动而引起而带来的变化,而在画面上代表有某种倾向性的“张力”。也就是说,在静止的画面上隐藏着由运动倾向性引起的“张力”,即不动形式中的“运动”。
有运动而带来的张力与视觉又有什么关系呢?弄清楚这一问题能帮助我们对构图具有本质认识,能进一步理解随运动张力的变化,演变出层出不穷画面样式。
运动的张力随基本形不同,其“张力”的方向不同,它是随着物体本身的形状和空间定向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讲运动方向与物体本身的构造骨架的主轴方向相一致,也就是张力沿着力的作用路线运动的。运动大体上是从图象的中心位置向外发出来的。一般说,在一张画面中视觉导向与运动的张力两者互为一体并存,则是通过运动的形状而演变各种导向流程关系。视觉是指眼睛对观察客观事物的感觉。导:是指导、引导、透导;向:指方向、定向。即眼所看到的事物,而引起的视觉活动,那么通过画面的视觉导向,是由静态的视觉形状,通过有序地组织,构成了反映主题的构图语言形成。这种有序的组织,则由运动的张力作为基石,并通过视觉流程表述传达。
第二节构图的平衡
一、平衡
平衡是指画面的视觉形状、大小、色彩等要素,以某一点为中心作上下或左右量不同形的构成,取得一种整体上力的和谐,称之为平衡。由此力成为组成画面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研究平衡前,还是对力的现象、力的作用下而形成不同的趋势进行分析。
所谓的“力”是真正的力吗?还是用来假设的比喻力呢?力假设存在于两种形式:一种是物理现象的力,如牛顿定律“万有引力”,这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吸引力”。另一种是在绘画作品中,由于视觉形体相互的作用,而产生心理上的力,这种现象并非存在与客体之中,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却隐藏在画面之中,既心理平衡。懂得这一原理,能有助于我们对动画画面平衡即构图的理解。
当天平两边达到平衡时,是由于重量相等,而产生稳定平衡的结果。这种物理特性的平衡与知觉平衡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当我们观看芭蕾舞演员翩翩起舞的舞姿,当她脚尖直立在地面上时,产生的重力聚集在垂直线上,便产生平衡。这是力作用的结果。一个模特儿做出的姿态使画到画布上的样式完全达到平衡是不可能,但只是通过相对应的其他介体,来产生平衡之感,这属知觉平衡。
因此平衡是许多相对应形状或基本要素构成的,要构成平衡在画面中必须有一主导的力和次级地位的力,相互作用、牵引、回拉、制约着左右平衡。只有将这一综合而富有变化的力,运用到动画作品整体结构中时,画面的平衡也就产生了。如图夸张造型运动的趋势向上为主导的力,箭运动的方向倾斜向下为次级的力,形成力的牵引、回拉。由于这种力的牵引、回拉巧妙的显现出视觉中心。
二、重力与平衡
重力是产生平衡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原因是由于位置所决定的。在构图中视觉中心部位所具有的重力就要比远离主要视觉中心轴线。所产生的重力小的多。杂技演员在台上表演狮子滚球,总是通过脚下的左右移动或手的摆动来调节平衡,这就容易理解重力的平衡关系。影响重力的关系还有,位于构图上方的物体,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下方的物体重力要大一些,同样位于右方的物体要比位于左方的物体的重力要大一些。这种现象是由于人平常习惯于从左到右观看景物或阅读书籍所至。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