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煤矿工程师技术工作汇报
我叫段炼,男,生于一九六〇年七月二日,一九七七年七月高中毕业,
一九七七年八月下乡赤峰县太平地公社,同年招工昭盟红卫煤矿,一九八五
年七月毕业于乌达煤矿职工大学地下采煤专业,一九八七年七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先后任开拓队、高档队、综采队技术员,井口技术付主管、技术主管、
矿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兼副部长,一九九八年八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自学考试)采矿工程专业。
一九九七年九月认定为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先后担任生产技术部主任工
程师兼副部长、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兼生产作业部副部长、二井技术主管,
现任二井技术主管兼通风副井长。现将工程师任职后的技术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技术基础工作管理,体现了技术的严肃性。
我认为技术管理从应用到具体实施必须从基础做起,从日常工作抓
起,从实践工作着手,使其更规范、更具体,并能得到重视,才能体现
技术的严肃性。所以,从一九九七年任生产部主任工程师兼副部长期间,
针对全矿工程质量管理,作业规程编制,内业管理不尽完善及基层具体
实施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提
出建议并具体编制出台了全矿技术管理
“311”工作管理制度。
一是每月“三次”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工程质量及具体施工方式与
作业规程是否相符,既检查技术员日常工作,又提高了技术员的政治待
遇,既检查具体的施工质量,又检查基层领导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
二是每季度“一次”作业规程会审,重点审定各队技术员作业规程
从编制到审批程序;从贯彻落实到具体施工中的规范性、严密性和实效
性。
三是每年对作业规程进行“一次”综合性评比,以达到互相交流、
互相借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过实施不但激发了技术员的工作热情,而且达到了技术员与基层
领导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实现共赢的目的,使全矿的技术管理工作质
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任生产作业部副部长及二井技术主管后又
制定了二井技术管理办法等,使技术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并按规定定期
召开技术例会。
二、合理选择回采工艺,体现技术的实效性。
我认为合理选择回采工艺是实现产量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提高回
采率,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真正地体现出技术指导生产、服务生产的
实效性。
由于我井初始设计是
“一综两高”的现代化生产布局。但是现实的
地质构造,现实的煤层赋存条件及现实的回采状况,使井下局部区段因
各煤层厚度沿走向及倾向变化比较大,工作面遗留大量未被回采的赋存
煤,如果用机采工艺,这部分煤将无法采出。既浪费资源,而且回采率
又上不去;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加大了掘进工程量。于是从一九九九年
由我提出一四区从六煤组开始布置炮采工作面(放顶煤炮采)。此项建
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并使二井开始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