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
一、选择题(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图为大陆东部某一河段在某月的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1—2题。
,正确的是
 
,且EF附近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正确的是
 B.①处河流落差大,适宜建大型水电站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
下图表示某城市4个行政分区的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分A、B、C三类功能区)、地价分布、网格代码。同一行政分区内,若功能区相同则每一小方格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区不同,则每一小方格人口数量依A︰B︰C按2︰3︰1比例而定。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功能区人口流量昼夜变化大②交通通达度丙区最好③网格代码7、10、12人口数量相同
④该市主导风向可能为偏南风⑤甲行政区经济最繁荣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右图为“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的厚度为10-30厘米,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灌溉水源来自于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稻田高出了2-3摄氏度。据此回答5-6题
“响水大米”生长的环境推测,该地地质时期
,成土速度快
、水源充足 ,“石板地”地温、水温较高
C. 当地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D. “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
下图表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①、③地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地④地自然带的表述正确的是
读下表,完成9~10题。
年份
汉族
少数民族
东经
北纬
东经
北纬
1964
114°30′
30°45′
106°02′
30°56′
1982
114°19′
32°39′
106°07′
30°47′
1990
114°17′
32°36′
107°05′
31°01′
2000
114°16′
32°28′
106°53′
31°07′
,正确的是
,少数民族向北迁 ,后向西南迁
,少数民族向西北迁 ,少数民族向西南迁
D. 该地形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①为晨昏线,①线中B点纬度值最大,②为纬线。A地地方时的小时数比C地小6时,BD经线的经度为45°E。读图回答11—12题:
①
②
D
A
B
C
,D点的夜长为
,下列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白茫茫一片
,直线AC为最短航线
37. (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水系和铁路分布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