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公路设计手册》(路基)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J44-9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轴线定位、放线→杂木等垃圾清除→土方路基平整施工→块石路基回填施工→碎石路面施工
1)杂木等垃圾清除采用220挖机挖除,挖除后的垃圾采用东风汽车运走。
1)施工前,先将场地清理干净,去掉地表的浮土、各种垃圾和有机质及腐殖质等。
2)挖方段开挖基槽至设计标高。路基土方开挖时沿截水沟线开挖,以实际地形道路标高为基准往下挖方,,确保路基范围内的压实度。其中路面宽度为6m,。所挖土方统一运至2km外的垃圾堆放点。挖掘机配专人指挥开挖部位和深度,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开挖深度,全过程控制,底标高误差控制在0~-100mm范围内。
3)土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对超标的填土根据实际情况翻晒或者洒水施工。
4)施工过程中考虑雨天排水,-2%流水坡度,确保路基不积水,并在靠山一侧做临时排水沟,雨后施工先对下层重新碾压。
5)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泥塘、或有弱—中性膨胀土时,应尽力加以处理,清除不利土质,根据现场土质软弱状况,采取具体的加强措施(见现场签证)。
毛石:粒径为10~30cm;
碎石:粒径为3~6cm。
基槽底清理完毕,标高检查合格;
校核轴线,道路坐标符合大型机械行驶路线;
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记录。
1、该道路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较高,如地基不能保证很高的稳定性,则直接影响路到混凝土运输车的顺利通行,从而使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为保证施工车辆顺利通行,该道路填筑共分二层施工,第一层为500mm厚的粒径为10~30cm的级配毛石,第二层为100mm厚粒径为3~6cm的级配碎石。具体施工方法为:
1)从基槽底部开始,按照基槽垫层的宽度分层填筑,每层为250mm厚的级配毛石,并分层碾压,达到设计要求。该层基填筑完毕后,进行路基修整,测量检查路床的中心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边坡坡度。路基边坡修整、清削后,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在进行100mm厚碎石铺设施工时,碎石均匀分布,厚度一致,以便整修找平。碾压以“先慢后快”碾型以“先轻后重”为原则,轮迹重叠,随碾随洒水,保持石料湿润。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及时去高补低。用压路机碾压成形后,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
施工经理
施工员
质检员
机械组
材料组
测量组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a、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施工有方案、措施,技术质量标准明确,人员经培训持证上岗,检测手段满足要求。
b、工程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施工员、质安员及有关人员,遵循国家颁发的各种规范、规程、公司制定的制度,精心编制“有章可循,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工长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规程、规范要求,对选定的班组长和工人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及关键部位作法,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降低成本和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等。
c、项目部对施工现场所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