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新旧抗震规范差异.docx

格式:docx   大小:5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旧抗震规范差异.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8/8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旧抗震规范差异.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5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08版抗震规范
10版抗震规范
说明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2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 ,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当取三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输入时,计算结果宜取时程法的包络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当取七组及七组以上的时程曲线时,计算结果可取时程法的平均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
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实际强震记录和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中实际强震记录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3,多组时程曲线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2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 ,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
文字表达略有差异,新规范增加了多组时程曲线的算法。
补充了6°罕遇地震下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125cm/s2。

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构。。。
新增,目前计算软件跟不上。平面投影很大的空间结构,指跨度>120m,或长度>300m,或悬臂>40m的结构。

建筑结构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新增

地下建筑结构的计算方法。
新增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1采用;-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1采用;-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
1、补充了6°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2、场地类别将原来的Ⅰ类改为Ⅰ1类,新增Ⅰ0类。

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和形状参数…

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和形状参数…
大体不变,阻尼参数有调整。
08版抗震规范
10版抗震规范
说明

结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6度时的建筑(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2  6度时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结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6度时的建筑(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2  6度时不规则建筑、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增加了6°时不规则建筑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应按下式确定:SEK=(∑S2j)1/2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可按下式确定:SEK=(∑S2j)1/2
,应采用CQC法,即考虑扭转耦联计算。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Ve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