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下).pdf

格式:pdf   大小:1,12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下).pdf

上传人:977562398 2018/8/9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下).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防雷区(LPZ)
条防雷区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一、LPZ0A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
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二、LPZ0B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
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三、LPZ1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 LPZ 0B
区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四、LPZn+1 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
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注:n=1、2、…
[说明] 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以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
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
各区以在其交界处的电磁环境有明显改变作为划分不同防雷区的特征。
通常,防雷区的数越高电磁场强度越小。
一建筑物内电磁场受到如窗户这样的洞的影响和金属导体(如等电位连接带、电
缆屏蔽层、管子)上电流的影响以及电缆路径的影响。
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成不同防雷区的一般原则见图 -1。
将一建筑物划分为几个防雷区和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的例子见图 -2。
-1 将一个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防雷区的一般原则
此处所有电力线和信号线从同一处进入被保护空间 LPZ1 区,并在设于 LPZ0A 或
LPZ0B 与 LPZ1 区界面处的等电位连接带 1 上做等电位连接。这些线路在设于 LPZ1 与
LPZ 2 区界面处的内部等电位连接带2 上再做等电位连接。将建筑物的外屏蔽1 连接到
等电位连接带 1,内屏蔽 2 连接到等电位连接 2。LPZ2 是这样构成,使雷电流不能导入
此空间,也不能穿过此空间。
第 条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并
宜采取屏蔽措施。
注:LPZ0A 与 LPZ0B 区之间无界面。
图 -2 将一建筑物划分为几个防雷区和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的例子
第三节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第 条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
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为改进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
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除外。如屋顶
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
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双层屏蔽,外层屏蔽按
前述要求处理。
在分开的各建筑物之间的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如敷设在金属管、金
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内,这些金属物从一端到另一端应是导电贯通的,
并分别连到各分开的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电缆屏蔽层应分别连到这些带上。
[说明] 一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等电位连接的例子见图 -1。
图 -1 一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等电位连接的例子
1──电力设备; 2──钢支柱; 3──立面的金属盖板;4──等
电位连接点; 5──电气设备; 6──等电位连接带;7──混凝土内的钢筋;
8──基础接地体; 9──各种管线的共用入口。
图 -2 对一办公建筑物设计防雷区、屏蔽、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的例子
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连接和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静电感应,防不了磁场强
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为减少屏蔽芯线的感应电压,在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连接的情
况下,应采用绝缘隔开的双层屏蔽,外层屏蔽应至少在两端作等电位连接。在这种情况
下外屏蔽层与其它同样做了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构成环路,感应出一电流,因此产生减低
源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掉无外屏蔽层时所感应的电压。
第 条在建筑物或房间的大空间屏蔽是由诸如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
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组成时,这些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穿入这类屏蔽
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
当对屏蔽效率未做试验和理论研究时,磁场强度的衰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一、在闪电击于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以外附近的情况下,当无屏蔽时所产生的无衰
减磁场强度 Ho,相当于处在 LPZ0 区内的磁场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H0 = i0/(2·л·Sa)(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