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15/8/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法;
3、学****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别里科夫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2、小说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幽默讽刺大师,剧作家。代表作《变色龙》《第六号病室》《小公务员之死》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发表于1898年。19世纪末俄国正处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俄国传播,工人阶级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面对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式,沙皇政府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到处都有耳目,老百姓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迫害。而沙皇政治统治的卫道者也极力维护其反动统治,死守旧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小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时代的情绪。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生活中任何变化的典型人物,并明确表示了“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三、初读课文,理顺文章结构
1、字词补充
诃(hē) 削(xiāo) 丧气(sàng) 怂恿(sǒng yǒng)
2、根据情节发展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介绍别里科夫的生活****性以及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6-38 交待别里科夫恋爱、失败以及死去;
第三部分:39-40 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依旧郁闷无聊、乱糟糟。
四、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1、课文中的哪些套子把别里科夫套牢、套死的?
——(1)生活的套子把别里科夫套“蠢”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
随身物件放套子;
脸、眼、耳装套子;
坐马车支起车篷;
老是歌颂过去;
冬天挂蚊帐;
门也关得紧;
找对象结婚也因为“男大当婚”这一世俗的套子;
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满脑子惯性思维和世俗成见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套子,并把这种套子硬搬到各种生活之中,逐渐使他失去主体意识,失去了理性,成为一个蠢得发昏的人。
——(2)思想的套子把别里科夫套“坏”
奉法规条文为金科玉律;
慎重多疑,满口套子式论调;
随时可能向上边汇报出卖人;
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
封闭保守,胆小多疑。
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看齐,成为专制统治的自觉维护者;
思想上的保守僵化进而堕落到行为上的卑劣无耻;
他不仅自己给自己织就“套子”更要把周围的一切也装在“套子”里;
这个“套中人”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3)反动的套子把别里科夫套“死”
表面原因:与柯瓦连科吵架后气死。
一是受到柯瓦连科的怒推和怒骂,他的“人格”受到前所未有的侮辱;
二是柯瓦连科明目张胆乱套,自己奉行的那套不仅没让这个年轻人规矩妥协,相反他竟然毫无顾忌。
根本原因:保守迂腐、整天充满恐惧和憎恶的别里科夫面对充满活力的华连卡姐弟,面对与自己“套子”格格不入的新气象、新事物,最终无比绝望而死。
以前都是他压制着全城的人,现在有人戳穿他的虚伪本质,使他感到震惊和恐惧,一个发展前进的社会真实的呈现于他的眼前,
他那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