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央视新址大火四重拷问.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央视新址大火四重拷问.doc

上传人:2830622664 2015/8/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央视新址大火四重拷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月10日,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骆原(右一)在介绍情况。
初步勘察结果显示,央视新址北配楼着火后,燃烧主要集中在钛合金下面的保温层,具有表皮过火的特点。大楼保温层使用的材料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这种材料燃烧后过火极快,因此瞬间从北配楼顶部蔓延到整个大楼。目前这种新型材料在北京市很多建筑中都有使用,北京大学乒乓球馆着火也是这种情况。北京市将对这种新型材料的防火标准进行重新评估和审定。
    专家组认为,北配楼过火后,由外墙往里损失逐渐减轻,越往外损失越严重。大楼朝南、朝北方向的窗户玻璃没有破碎的,室内的物品基本完好。玻璃破碎的房间大都只在窗户附近有火烧情况。初步判断,大楼主体结构基本没有问题,挂幕墙的金属网架整体也基本完好,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受到损伤,承载屋顶的桁架没有发生明显变形,但个别部位需要修补。外界盛传的“十几层中庭坍塌”并没有发生,一楼的电视剧场(演播大厅)也基本完整,由于消防官兵救火及时,覆盖在电视剧场座椅上的塑料膜都完好无损,高清数字机房和高清设备都没有过火。整体来看,央视新址北配楼具有“表皮过火”的特点,主体结构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但具体情况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检测和科学评估。
    13日上午,专家进入北配楼内部进行详细检测和评估。据悉,由于大楼并不规则,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搭建脚手架,因此修复起来难度比较大,特别是烧毁的外壳部分拆卸起来难度很大,可能会从上到下进行整体拆卸,把烧坏的“外衣”脱下来,再进行局部修复,穿上“新的外衣”。央视高层透露,火灾并不会影响央视新址主体大楼的搬迁工作,央视将于十一前后陆续搬进新楼。
央视新址大火四重拷问 2月20日
2月17日,小雪,空气湿度80%。  
北京2009年的第一场雪姗姗来迟,这是继12日降雨之后的第二次明显降水,多少浇熄了一点城市心头积蓄的“干火”。  
如果这场雪提前到2月9日之前,央视配楼是否就可以逃过一劫?  
AV,曾经被称为央视的“变形金刚”,表面覆盖的钛锌合金像流苏一样倾斜而下,而现在却千疮百孔,如同一块难以蔽体的破布。  
“不仅外墙,里面靠近外墙表面的门窗、幕墙、吊顶等也被烧着了。三层高的演播厅里的部分装置也有毁坏的,一部分是被火烧的,还有一部分是被掉下来的吊顶砸的。”杨渭根回忆当天看到的火灾现场,他是原北京消防局高级工程师,曾进入现场对火灾情况进行了调查。  
金玉其外 隐患其中  
据一位曾为该大楼建筑单位工作的知情人士透露,事发当天,燃放的高射炮礼花落在楼顶易燃的防水材料上,由此触发了火灾。  
“这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这些防水材料都是高分子物质,极易起火。电气焊、雷击产生的电火花都能使该材料引燃。”杨渭根说,“同时,防水材料上所使用的黏合剂更加易燃。”  
 同样“一触即燃”的建筑材料还有很多,现代建筑普遍采用的保温材料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国家对建筑节能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必不可少。”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阎培渝教授介绍,“但是,目前国内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发泡聚苯乙烯,它本身就是一种易燃品。”  
这些易燃的建筑材料常常成为导火索,引燃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灾难。2000年的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的北京大学体育馆,都由于此类建筑材料而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