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都美视国际学校王丽
[内容摘要]
在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教师的工作应具有创造性,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应把握小学生的个性特点:1、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该使一切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情绪;3、不能要求孩子做什么都面面俱到,要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
注重孩子的品行发展:1、从小事做起,适时引导;2、旁敲侧击,让孩子多思考;3、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把握引导学生方式方法是教师应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让孩子从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关键词] 个性养成养成教育个性特点品行发展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塑造学生,于是有人把教师比作雕塑家。
我认为,教师的工作比雕塑家的工作更富于创造性。雕塑家是抓住人类某一特征或某个面进行静态塑造,而教师却是对人的思想、行为等各方面进行动态塑造。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社会人,他们之间不仅有着心理的、个性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种种差异,而且他们自身又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师的教育不可能把社会思想意识、道德行为规范简单地、直接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养成教育。我们如果能够长期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形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使养成教育获得最佳效果。
儿童的养成教育是多方面的,应按照小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分解目标、小步前进。这里的“小”就是要从低年级开始训练。俗话说:“树苗易直也易弯
”,低年级儿童正如小树苗一样,如果能唤起其习惯的养成意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他就会沿着好的方向发展。
每年的九月一日,全国有许多儿童背上新书包,走进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这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孩子的家长,年轻的父母们目送着孩子步入学校,心中充满无限的希望,升起一轮太阳。而孩子们的老师,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也迎来了无限的责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抓好了低年级学生的培养,才能保证孩子们顺利发展。
把握低年级孩子的个性特点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常常会想出一些新奇的玩法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当他们满怀欣喜,豪迈的进入学校大门时,他们没有想过,小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着许多的不适应。然而,在学校中,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儿童世界处处是“红灯”,面对如此多的“红灯”他们束手无策,一切都那么茫然。殊不知,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玩”——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天性是挡不住的。
1.“以游戏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移
低年级的孩子进了学校,每天按学校安排的时间作息,从形式上讲已经是“以学习为中心”了。但是,孩子要真正做到“以学习为中心”,还需要一段过渡时间。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该使一切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游戏是年幼儿童喜爱的,自愿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轻松自如,积极参与,全神贯注,沉浸在游戏的海洋之中,好像艺术家沉浸在艺术海洋一样,没有任何压力,没有达到目标的紧张,精力的耗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