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14号线注浆阻排水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61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号线注浆阻排水方案.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8/10 文件大小:3.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号线注浆阻排水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编制目的
由于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地下三层基底以上2m范围内为滞水层,基坑施工前需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m。本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为坑外阻水、坑内排水。根据九号线实验段施工经验,基坑阻排水后,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技术要求。
2、现场目前施工状况及人员、设备状况。
3、《YBJ44-92注浆技术规程》。
三、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丰台北路站位于丰台北路下方万丰桥北侧,东西走向布置,横跨万寿路南延线与丰台北路交叉路口,与位于路口北侧南北走向的九号线丰台北路站形成换乘,十四号线为三层上下行站台叠落式车站,九号线为两层岛式车站,两站T型“岛侧”换乘。十四号线主体为明挖三层单跨箱型结构,,,,-。
如图1所示。
图1 十四号线丰台北路站主体结构基坑总平面图

本车站的土层分布较为稳定,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新近沉积土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地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主要包括圆砾卵石⑤层、卵石⑦层及卵石⑨层。
根据人工探井资料,本场地存在粒径大于200mm的漂石,其分布随机性较强。依据探井资料:卵石⑤层中最大漂石粒径420mm,根据临近探井及基坑调查资料预测最大粒径可达650mm左右;卵石⑦层最大漂石粒径650mm,根据临近探井及基坑调查资料预测最大粒径可达1000
mm左右;卵石⑨层最大漂石粒径不小于650mm,预测最大粒径不小于1000mm。

场区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卵石⑦层,该层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方式为主,主要以人工开采方式排泄,~,~。
,,主要含水层为卵石⑦层。施工时需考虑基坑内局部降水。附属结构施工时基坑内不受地下水影响。
四、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根据九号线阻排水试验结果,针对十四号线实际情况,采用注浆阻排水方法,对基坑封闭后结合明排方式(大口井)将水疏干,为结构施工创造无水作业环境。
为保证加固及止水效果,在围护桩桩间和桩周边进行注浆阻水加固土体。采用韩国及日本进口的钻机成孔,然后安装双重管,通过双重管向地层低压后退式注水泥、改性水玻璃及添加剂的混合浆液,达到桩间土体起到止水帷幕及加固的作用。
施工前,根据工程开工日期做好各级进度计划和物资、机具需用计划,明确进场时间。根据现场应做好“四通一平”工作,建立坐标控制网。划分施工区域、机械、材料堆放区域,总体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该区域地质构造的揭示,地层卵石粒径大且含量比列高,普通钻机成孔非常困难。针对现场情况,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为保证注浆止水的效果,经过几种施工工艺的对比(见表1),决定采用双重管后退式注浆。双重管后退式注浆所用钻孔设备为日本RPD-130C钻机和韩国SH5000、SH6000、SH8000钻机,以上各种设备大小适中、作业扭矩大,能够克服各种地层、成孔效率高,定位准确快捷,且适用于双液浆。

施工工艺
优缺点
双重管
后退式注浆
①所用钻孔设备为履带式全液压钻机,作业扭矩大,能够克服各种地层,成孔效率高,定位准确快捷。
②因地层属于鹅卵石比较大的卵石层适合于低压注浆,扩散效果非常均匀,使加固区整体效果比较好。但双重管注浆适合于双液浆。
③因要边注边拔双重管,所以注浆过程比较慢,工期长。为解决工期问题钻孔和注浆同步交叉进行,缩短工期。
④使用特制的注浆喷射头,使扩散更加均匀,止水效果更加完好。
高压
旋喷注浆
因地层属于鹅卵石比较大的卵石层,所以扩散半径比较小,扩散不均匀。
机具尺寸过大受工程环境影响。
以单点形式承载,且所用机械在该地层成孔困难。
安设双重管
钻孔
配制浆液
结束注浆
注浆作业
注浆
钻机就位
测量定位
投套壳料
封口
安装拔管器
提升止浆塞



注浆孔孔位分布在围护桩中间及外边,共两排,孔间距900mm,两排间距600mm梅花型交错布设,共设注浆孔1194个,φ89mm钻杆成孔,。。注浆立面见下图。
杂填土层
砂卵石层
粘土层及砾岩层
围护桩
注浆孔
图3. 围护桩间注浆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