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并积累文中的字、词、句;
2、阅读课文,并能自主的复述文章的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能力目标:
学习以对话的方式,多种描写方法并用揭示人物思想的写法;
(三)德育教育:
从文中三个形象上能反观自己及周围的人,提高辨别真与假、美与丑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重点的文段的阅读,学习文中的讽刺手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自主的分析文章,并运用有感情诵读的方式来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
(二)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背景,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三、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傻子则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者。奴才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中的人们,如阿Q等。鲁迅在《野草》的《题辞》中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我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地面“就是产生野草的社会。《野草之二十·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写出了对这社会的几中人的不同态度。作者批判了维护旧社会的“聪明人”,讽喻了对这社会不满而实际又在维护这社会的“奴才”,歌颂了和旧社会作坚决斗争,要毁坏这旧社会的“傻子”。本文短小精悍,明白晓畅,寓意深刻,是《野草》中的一篇佳作。
四、整体感知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围绕着一个奴才和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的叙述自己的遭遇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展开
2、本文主要叙述了哪两件事情?
一个是傻子向聪明人抱怨,得到的是聪明人毫无用处的敷衍;而是奴才想傻子抱怨,得到的是傻子一心一意帮助奴才的行动。
3、本文写了几个典型人物?
一种是傻子——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者。
一种是聪明人——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
一种是奴才——奴才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中的人们。
五、课文赏析
1、奴才遇到了聪明人,向他诉苦,奴才有什么表现?他内心的感受怎样?
他开始“悲哀,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听到聪明的同情的话以后他又“高兴了”。他内心一直想找个人倾诉。
2、聪明人是怎样做的?奴才听了聪明人的话后有什么变化?
聪明人一直配合着奴才的情绪,奴才伤心,“聪明人也惨然”、“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听了聪明人的话,奴才觉得“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
3、当出现了一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