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冷核聚变论坛
    要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全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保难题,实现受控核聚变,开发核能源是唯一的选择。笔者此有《常温条件下强相互作用力约束受控核聚变》项目设计方案和支持该方案的核心基础理论――《现代物理学经典粒子量子化轨道运动模型通解》新学说初稿。简称:冷核聚变论坛。(科技资料详见Email:gw49060527jy82@ 开箱密码:276894,请查收)。有望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全人类的能源和环保难题,现提交给大家研讨。希望能尽快引起国人和科学界的重视,早日开展冷核聚变的研究。
                      
                   冷核聚变的研究不能放弃
一、现有受控热核聚变工程研究的困境
    传统的受控核聚变工程研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探索,目前看来比较有希望能勉强短暂实现受控核聚变的只有磁场力约束核聚变和惯性力约束核聚变。但是,磁场力约束核聚变的基本物理条件,必须将稀薄的、高达数千万度以上超高温的等离子体,用强磁场力约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惯性力约束核聚变的基本物理条件,必须瞬间提供多方向的强激光能量流,同步向直径小于1毫米的靶丸压缩。从核子克服库仑电场力势垒实现核聚变的宏观物理化学条件估算,二者都需要数千万度以上的粒子热运动的能量。所以:
     1. 如何将核聚变材料加热到如此的超高温?
     2. 如何长时间稳定地约束住如此超高温的等离子体?并尽量减少能量扩散损失,如何实现连续稳定的、高效率的核聚变?
     3. 如何研制能长久经受如此超高温和超高能量粒子辐射的(尤其是高效率核聚变后的等离子体温度和离子的动能又将提高数倍!)材料作为约束控制的边界?
     4. 如何顺利实现如此超高温等离子体的连续稳定的输送和热能――电能的转化?
……。
     所有这些,可以说,如此苛刻的超高温和超高能量的条件,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以一切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所有材料,都难以长久稳定地承受!尽管现在实行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和整个欧盟的强-强联手的国际大协作,在未来30~50年内还难以实现持久、可靠、稳定和高效率的商业化发电运行。这也是视知识产权为国家命根子的西方国家能慷慨接纳中国、印度和韩国加入“人造小太阳”研究的主要原因。
二、我们不应放弃冷核聚变的研究
    笔者请专家学者们冷静地、独立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受控核聚变是解决全人类能源和环保难题的唯一途径,受控热核聚变工程研究的前景又如此渺茫,我们为什么不多探一条路,认真考虑实现冷核聚变的可能性呢?
    大家知道:要实现质子――氚、氘――氘或氘――氚原子核的对撞核聚变反应,核子必须具备>106ev的动能,才能克服库仑电场排斥力。而所有的化学反应中,需要离子、原子或分子的动能,都<25ev(,)。二者相差数万倍!所以,一眼即可看穿:用任何普通物理或化学的手段来研究核聚变都是异想天开,所有这方面的所谓成功的报道,都是欺骗。
    不过,以科学界现有的高能物理实验技术,要将质子、氘或氚原子核加速至数百万电子伏特的能量,连最简单的静电型离子直线加速器都能轻松做到。而且,对定向高速运动的离子,无论它的动能有多大,在真空管中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