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天路上的十八个果岭.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路上的十八个果岭.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路上的十八个果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天路上的十八个果岭
第一次去高原上打球。那个球场是青藏高原上唯一一个标准十八洞的球场。
球场建在距西宁市区35公里的地方,海拔高度约在2500米左右。
西宁是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著名的青海湖和塔尔寺与那个球场的距离也不过几十公里。那个球场的名字叫天佑德。
此前,有关高原打球的信息多半来自云贵高原上的玉龙雪山球场,而大多数体验似乎都集中在开球的距离由于稀薄的空气而大幅增长云云。
但不管怎样,这个夏天有机会去高原的球场里走一走,总归是幸事。
青海湖的高原反应
我们一行六人。从三亚到西宁,经停桂林,途中花了四五个小时。出了机场,已是下午六时。视野之内,天高地阔,风物迥异。晚餐乘兴小酌几杯,不料却闯了祸,晚间脑袋又胀又疼,一直折腾大半夜,早餐时一交流,方知是高原反应。
西宁的海拔有2000多米,一般内地的游客不会有太大反应,但我们是从三亚零海拔的地方出发,落差实在是太大,以至其中一位女士早早开始躲在酒店里吸氧。
照行程,第一天去青海湖游玩。公路两旁要么是大片艳丽的油菜花,要么是暗绿菲薄的呢料似的无际的草场,牦牛、藏马,以及唐时文成公主留下的遗迹,让沿途的两个多小时充满了惊喜。
青海湖很大,从资料上看比整个海南岛小不了多少。湖岸逶迤,湖水湛蓝,但对我们这些长期住在海南的人来说,这些景象实属平常。所不同的是远处水墨般的雪峰和冰冷的水温。
青海湖的海拔足足有三千多米。在湖岸的景点走动,稍遇上坡,会有气短之感。回程的时候,同行者中已有人手指开始胀痛。不过,当晚我们都睡得很好,经过一天一夜的整休,身体的不适已大部消褪。
天佑德的高原旷味
翌日,我们赶到天佑德球场的时候,已是上午十点多。
在第一洞发球台热身的时候,感觉这高原上的球场并无太多的异样,只是随着球道的逐步深入,才慢慢体味出不同的感受。
首先是植被。这里的植被大致只有个头不高的白杨和一蓬一蓬硕大的绿色灌木。而球道虽然也是内陆常用的本特草,但颜色要深得多;其次是声响。球场原是傍依着一条名叫沙塘川的河流而建。河道不宽,却水流湍急,叉出的支流缠绕着球道,汩汩的流水声不绝于耳,再加上球道上大片小簇的黑色乌鸦被小球惊飞而发出翅展的声音,使得这原本寂寥的荒原呈现出冗奋的生机;第三就要数小球的飞行距离了。由于高原气流的稀薄,小球的飞行距离般比平时多出十到二十码,且偏转的角度会比平时更大。
由于职业的关系,笔者头天晚间对这个高原球场做了一点功课,知道设计者是来自台湾的刘家振先生。
刘先生在台湾、大陆都有不少的作品,比如太原的辰憬球场,青岛的天泰球场都是。印象里刘先生的功夫以森林风格的球场为最善。就象眼前的天佑德,尽管平缓的地势和植被的单调并没有给设计者提供太多资源,但整个球场经由硕大的灌木装点和小桥流水的间隔,依然呈现出幽然入胜的布局。
然而,在笔者看来,高原球场的真正魅力并不在这里。这个念头是笔者在打完九洞开始转场的时候产生的,因为此前,我们的注意力大半集中在开球、落球、推杆、进洞上,转场时稍息四顾,才发现周遭的天地是如此的高远。你用尽目力越过球道、越过河流,朝远处朝高处看,就只是一抹淡淡的雪峰。人在其间,既渺小又伟岸,既真实又虚幻。你从小桥走下,走到小河边掬一把冰冷寒骨的河水,真真想大哭一场。
四个小时很快过去。回场时候觉得脖子有点火辣,想是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