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党组织温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体现.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党组织温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体现.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党组织温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体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党组织温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体现
【摘要】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历史关头,党组织都帮助党员通过理论学****解疑释惑,进而激发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使党员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够冲锋陷阵,充当时代先锋,从而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政治关心【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注重自身建设的同时注意关心党员在政治上的成长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在领导工农运动的历史洪流中,基于党员队伍激增与现实斗争的需要,192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通过的《宣传问题的决议案》中提出“对于党内的鼓动也要特别注意。这种鼓动应当使全体党员,从下至上都参加积极的政治生活”。“党员自己的阶级觉悟应当不断提高,这是党的胜利的唯一保证。每一个党员不但自己应当能为党的政策而奋斗,发展党的势力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比较早的注重自身建设的同时,注意关心党员在政治上成长的突出表现。
黄埔军校建立后,由于缺乏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周恩来被推荐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非常重视对党员的政治关怀,强调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创始人,周恩来开展了一系列富于创造性的政治工作,取得了第一次东征的胜利。毛泽东1937年10月25日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那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的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1927年以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
当然,那时党组织关心党员的机制并未形成,仍然存在对党员关心不够的现象,特别是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一些曾经犯了“左”、右倾错误的干部不注意关心党员在政治上的成长。例如陈独秀面对共青团中央书记任弼时批评时,竟粗暴地当面将意见书撕毁;瞿秋白作为临时中央的书记,曾经错误地对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恩来和湘东赣西秋收起义领导人毛泽东给予政治纪律处分。李立三与王明更是变本加厉,对党内同志实行“一言堂”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上述错误做法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的损失。正是在同“左”、右倾错误做法的斗争中,在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中,党组织关心党员的机制逐渐形成。
三湾整编进行思想整顿,坚定党员和官兵的革命信心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南下途中,面对起义党组织严重不纯、思想混乱、政治工作薄弱以及军阀作风等现象,在三湾进行了整编。三湾整编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一方面讲明发动起义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新型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大会演讲、小会座谈和个别谈心,坚定党员和官兵的革命信心。毛泽东当时还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我们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的。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要革命嘛,就不能怕困难,只要我们咬咬牙,挺过这一关,革命总有出头的一天。”组织整顿就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整编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革命斗志。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中,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主管中央军事的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发来了“9月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