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活力,在创新中迸发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真诚地向余指导员表示感谢!感谢他四年如一日对我二伯的悉心照顾,更感谢你们培养了这样一名好干部……” 3月5日一大早,一封从湖北新洲寄来的感谢信,被送到四师党委组织部办公室。
寄信人叫明生,是六十八团四连已故退休职工明汉坤的侄子。他在信中表达了对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六十八团四连指导员余庆宣的崇高敬意。短短几行字,展示了四师基层党员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务实形象;薄薄一页纸,折射出四师改革创新组织工作的卓越成效。
推动科学发展,干部队伍是骨干,领导班子是关键。
促进转型跨越,基层组织是基础,人才资源是根本。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四师组工部门有机整合组织资源,以开放的思维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把群众路线作为组织工作的生命线。通过打造“书香组工”,推行“党员代议制”,完善“三差额一竞争”制度,建设人才“蓄水池”,招揽“三化”人才,为全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书香组工”:打造有品位有素养的干部队伍
从3年前起,四师供销社党办室主任马新玲就养成了每天看书、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看书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马新玲感慨道,3年前,自己给单位员工讲课,心里还有些发憷,
“看的书少,肚里没货啊!”
“打铁还需自身硬。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综合素质上不去,如何开展工作?”作为四师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程相申上任之初,一度对组工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深表担忧。在他看来,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阅读、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品格修养,时刻自省自警自励,才能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
2012年2月,四师党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组织系统开展“亲近阅读”读书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制订学习计划、指定必学篇目、推荐参考书目,定期检查组工干部的工作笔记和读书笔记,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并规定了奖惩办法。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全师组工干部真正“学”了起来、“比”了起来。
作为四师党委组织部综合科一名干部,王伟将“亲近阅读”活动的要求牢记于心,内化于行。王伟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学党史、学经典、学业务;比能力、比创新、比作风;创复合型、创新型、务实型干部队伍”活动,不仅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树立了良好形象。
马新玲在“亲近阅读”活动中表现积极。两年下来,她阅读了十余本书,撰写读书笔记超过两万字。与此同时,她还参加了四师党委组织部组织的组工论坛、组工干部大讲堂等活动,深感受益匪浅。
据了解,2013年,四师112名组工干部共读书481部,撰写读书笔记260万字;有7名组工干部受到上级表彰,8名组工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对四师“书香组工”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浩作出批示,要求在兵团组织人事系统推广这一做法。
四师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鸿强告诉记者,围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书香组工”活动将以继续提升服务意识为主题,“通过组织学习最新理论和业务知识,坚定组工干部理想信念,以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
党员“首议制”:缩短干群“最后一公里”
服务群众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推行党员“首议制”,是四师发挥基层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