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简评《古希腊神话的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简评《古希腊神话的研究》.doc

上传人:beny00011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评《古希腊神话的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简评《古希腊神话研究》
[日期: 2008-09-13 ]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  作者: 陈德正
[字体:大中小]
 

中国人了解西方古典文明是从接触古希腊神话开始的。据有学者考证,远在东汉之初,甘英已在出使大秦的过程中获闻源于《荷马史诗》的希腊神话中的个别故事。[①] 参见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第5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李宏生、吴士英:《寻朋觅友三千年》,26页,明天出版社1988年版;见张绪山:《甘英西使大秦获闻希腊神话传说考》,《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
[①]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不但可能已被中国人获知,而且其中的一些故事也传入中国并成为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素材。据杨宪益先生研究,唐代孙頠的《幻异志》中所载板桥三娘子的故事系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巫女竭吉施魔法变人为畜的传说;宋《太平广记》中所载唐朝客人海行遇风,被新罗长人拥去,以石填门,择肥而食,乘间得脱的记载取自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奥德修斯航海遇见独眼巨人的故事。[②] 参见杨宪益著《零墨新笺》,新中华复刊4卷3期,1946年2月,转引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第1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杨宪益:《译余偶拾》,84-85页,三联书店1983年版。
[②]至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庞迪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引用希腊神话典故论说自己的观点。[③] 参见庞迪我:《七克》,《四库全书丛书存目·子93·杂家》,齐鲁书社1995年版;利玛窦:《畸人十篇》,载朱维铮主编,邓志峰、张完芳、刘文楠、姜鹏编校:《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迨至近代,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代表的西方来华人士通过办报纸、出版期刊书籍等对希腊神话做了进一步介绍,中国人自己编撰译述的西学著作也涉及希腊神话的内容。[④] 如郭嵩焘在使外日记中提到哲孙(铁撒罗尼迦)盗取金羊毛、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巴黎斯)拐走斯巴达(示八打)王后海伦(喜林)等希腊神话典故,参见《伦敦与巴黎日记》,第939-941页,岳麓书社1984年版;传教士林乐知采录希腊神话传说和相关材料,论述了希腊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文中提及希腊神话中的“赫克贪”(现通译赫克托耳)、“本纳罗庇”(现通译帕涅罗普)等,参见林乐知:《论欧洲古今女人地位》,载《万国公报》第三十七册,卷189、190;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 1841-1931)在《万国通鉴》则指出了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即“神性与人性相类。希利尼人谓神与神常有奸诈计谋,嫉妒纷争奸***等事。神性与人性类也。由是观之,不过将人之行为妄置于神耳”。见《万国通鉴》,第二卷,第七章,第七段,1875年刻本。
[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希腊神话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一定程度的研究,周作人、郑振铎(西谛)、罗念生等都对希腊神话做过普及性的介绍并出版过相关著作。[⑤] 如周作人:《希腊神话》,《青年界》1934年 5卷3期;西谛:《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小说月报》1928年19卷3-12期、《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英雄传说》,《小说月报》1931年21卷10-12期;柳丝:《希腊神话研究》,《学生杂志》1931 年5-6期;郑振铎编:《恋爱的故事: 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商务印书馆 192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