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让“五问”成为人大开展专题询问的重要推手.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五问”成为人大开展专题询问的重要推手.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五问”成为人大开展专题询问的重要推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五问”成为人大开展专题询问的重要推手
2010年全国人大成功开展对中央决算实施首次专题询问之后,成了全国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样板,由原来的“问钱”“问粮”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问医”“问教”等。笔者认为,要不断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逐步从“尝试”走向“常态”,从重“个别”到“普遍”的转变,切实把专题询问渗透到人大各项监督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专题询问效果。
端正思想“问”
监督法规定:专题询问是在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或听取有关专题报告时,由常委会组***员就某一特定问题向“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提出询问的一种监督形式。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率先开展专题询问后,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但个别地方人大常委会认为专题询问是一种“新型”的监督方式,缺乏对专题询问目的和意义的足够认识,导致在开展专题询问活动时迈不开步子,思想上过于“谨小慎微”。笔者认为,要端正开展专题询问的思想,弄清专题询问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权力,更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一种形式,不是挑政府部门的“毛病”,更不是揭政府工作“之短”,而是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沟通和良性互动,最终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目的。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自觉排除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更不要过分担心会影响与
“一府两院”的关系,向“一府两院”讲清开展专题询问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监督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种监督权。在开展专题询问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主动与“一府两院”沟通和协调,提前通报开展询问的时间和内容,共同研究专题询问方案,让“一府两院”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赢得“一府两院”的支持与理解。特别对社会敏感性较强、百姓关注密度高的重大民生项目,要深入扎实地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有关询问的第一手材料,克服盲目上阵、急功近利的思想,力争做到胸有成竹。
正面追击“问”
行使询问权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而不是人大常委会故意给“一府两院”“找差子”“挑毛病”。但是,个别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专题询问时,有的将专题询问视同质询一样来对待,造成个别常委会组***员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心理上顾虑重重,致使在开展专题询问过程中,时有重提“普遍问题”多、轻“热门问题”的现象出现,担心“挠痒用力过重会出血”的思想。对此,如何“问”、怎么“问”、“问”什么是取决于开展专题询问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要想问得清楚,答得明白,促进监督,形成共识,就必须正面追击、一针见血、单刀直入。对于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用群众的语言来提问。例如,以开展财政预算执行专题询问为例,请问贵单位今年申请预算3个亿用于改善民生项目,年底将至为何迟迟不见动静,你们是如何把握预算支出的进度呢?请问监察、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你们对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督有什么针对性的做法?又如,以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询问为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相继发生,从消费者旷日持久的诉讼到公共舆论声势浩大的批评,再到国家领导人三番五次的痛心疾首,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
“全民公敌”,但为何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请问政府对部门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不明确、部门之间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采取了哪些措施?”类似这样的提问既要“一针见血”,更要“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