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再议隐性采访.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再议隐性采访.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再议隐性采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再议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次特定的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暗访”、“秘密采访”。隐性采访的初衷往往是为了降低常规揭露报道的风险,在当事人拒绝采访、明示“无可奉告”时获得事实真相,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进而发挥媒体舆论监督效能。但是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要背负来自各方利益的多重压力,一旦发生矛盾和纠纷又要面临法律空白的尴尬,因此,记者在使用隐性采访时要慎之又慎。
曾经风靡的隐性力量
隐性采访由于是在被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往往能够体现新闻事实的本性,这成为新闻报道的“亮点”所在,“***”、“偷录”也成为记者屡试不爽的武器,隐性采访成为记者们极其推崇的采访手法之一。尤其在深得民心的打假、揭露型报道中,记者多使用隐性采访,通过亲身体验、用设备***等方式真实记录事件现场的情况。作为批评性报道强有力的采访方式之一,隐性采访被各媒体和记者频繁采用。
隐性采访确实能够推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解决,如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各路媒体记者万箭齐发,通过隐性采访实地调查肉类、蔬菜、米面制品、乳制品以及餐饮粮油等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以隐性力量发出舆论监督的声音,彰显隐性采访的独特魅力,维护百姓权益,促进行业市场监管。
纸媒中不乏出色的隐性采访报道,如2010年《南方周末》对富士康“八连跳”事件的深度报道,《南方周末》的实****记者刘志毅以打工者身份潜入富士康28天,同时《南方周末》记者又正面接触大量富士康员工,多次访问富士康高层,用显性和隐性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新生代中国工人生存的真实图景,为近年来隐性采访的代表之作。
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有很多出色的隐性采访报道的案例。如199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栏目,记者关晓东将录音设备藏在背包里真实记录了北京旅游车威逼旅客的乱象,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热议,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北京市旅游车稽查分队也感叹隐性采访的神奇力量,予以肯定和赞扬之声。
以上这些案例只是隐性采访出色贡献的冰山一角。隐性采访因其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有效实施舆论监督,满足受众对媒体惩恶扬善的心理期待而大行其道,成为风靡新闻界的特殊采访力量。
迅猛压缩的生存空间
但是,追溯新闻史我们发现,曾经风靡的隐性采访却因为越来越多的法律、行业内部限制而数量锐减。以《焦点访谈》为例,曾经开创我国舆论监督之风的《焦点访谈》近年来鲜见有出色的批判性报道,更难见出色的隐性采访报道。《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退化只是一个缩影,在体制、法律、行业内部的多重压力下,与舆论监督息息相关的隐性采访力量也面临生存空间被迅猛压缩的紧迫感。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面临的诸多困境成为制约隐性采访发展的瓶颈。首先,隐性采访涉及的范围正在逐步缩小,以每年央视的“3?15”晚会为例,过去的报道范围遍布各行各业,但是近年来“3?15”晚会上揭露的大都是某个行业现象,如有人就将今年的“3?15”晚会称为“食品监督晚会”,讽刺意味显而易见。体制的约束是造成隐性采访报道范围急剧缩小的根本性原因,在政府公关、企业利益纠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领域我们难以企及,即使这种方式是隐蔽的。
更加尴尬的是隐性采访所面临的法律困境。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新闻法,更没有专门针对隐性采访的法律法规保护,一旦发生纠纷,隐性采访将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