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论文(陈娴).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陈娴).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8/1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陈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奥尔夫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浅谈多元化的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它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它倡导音乐学习的原本性:即音乐学习“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人人可以亲自参与、创造表现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
一、奥尔夫的音乐应是多元化音乐教育
所谓多元化音乐教育,指的是尊重各民族的音乐,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也正是遵循了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把语言(以方言为主)、动作、音乐和表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奥尔夫曾经说过:“这些国家(指非欧洲国家)已正确地认识到:他们不把(奥尔夫)音乐教育当作是某一种音乐教育体系来接受, 而当作是一种教学原理。它可能使他们重新发现他们自己的音乐和语言的传统,并使之对他们的教育起有益的作用……”这些话提醒我们在中国必须这样去理解、引进和使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更主要的不在于仅仅从事外国音乐教育的研究,而在于重新发现我们自己,发扬我们自己的音乐、语言和文化的优秀传统及其力量,使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本土化。奥尔夫音乐贯穿于课堂,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学主题,以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延伸教学同时, 学习、研究必须和自我认识以及自己的创造结合起来, 才能迎接多元化的音乐世纪。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应该是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联系更多的相关艺术门类,,<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也提出了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二、遵循儿童内在需要, 进行各种音乐活动
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 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 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
”。奥尔夫的这种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鼓励儿童积极地自我表现和努力创造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树立现代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儿童是人,他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他一切基本人权;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儿童都具有身心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这些潜能的充分发展,并使儿童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其次,研究和了解儿童,面向每个儿童,使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应该是实施儿童音乐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研究和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和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儿童的身体、认知发展和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以及学习发生的条件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了解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提出对他们适宜的期望与要求,使教学目的更趋合理、内容更适合他们的需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过激做法。
三、培养儿童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创造的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主要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技能, 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诸于感性,在感性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