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3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

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一份1万多字的重要文献,粗糙、泛黄的毛边纸上,详细记载了91年前中共重庆地委和青年团地委按照党中央、团中央要求联合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这是一份极为难得的、保存完整的有关四川早期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史料。通过它可以看到,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与会者本着严肃的态度,就事论事、开诚布公、光明磊落,既有毫不留情的批评,也有秉持公心、不偏不倚的陈述,会议开得圆满成功,当事人澄清了误会,对批评心服口服。会后,重庆党、团地委整理出会议记录,上报党中央、团中央,由此形成了前述文献。
事实证明,这次会议彻底解决了不团结隐患,完全达到了“不再闹意气”“共同努力奋斗”的初衷。会后,重庆党、团地委空前凝聚,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仅仅5个月后的1926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在总结全国政治情形与党的发展、逐一评价各地党组织的工作时,高度评价四川党组织的工作:“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奋斗的精神,更为有别省所不及者。”
良好局面来之不易,熟悉四川早期党史、团史的人都知道,几乎从四川有党、团员活动开始,团中央就没有停止过对四川工作的批评。批评的重点之一,就是四川团组织内部不团结、内耗。光闹到团中央那里的,就有两次大的争论。团中央还曾派萧楚女为特派员,到四川整顿团务。就在中共中央发出表扬的9个月之前即1925年底,四川党、团领导层还闹出一桩事
――由中央派到重庆工作的党员杨洵写信给党中央、团中央,反映四川党、团组织存在“指导非人”“团体个人化”等问题,言之凿凿,引起党中央、团中央高度重视,认为“重庆显然有两派的现象”,责成四川党、团领导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这个问题。正是这次民主生活会,最终结束了四川早期党、团组织不团结的“黑历史”。
从两次争论,到萧楚女整团,再到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四川党、团组织完成了由内耗、争论走向凝聚、团结的政治生态三部曲。那么,四川的共产主义先驱们是如何将四川党、团组织引上政治清明、精诚团结道路的呢? 二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四川党、团组织的情况。
四川建党比较晚,1925年初才普遍发展党员,1926年2月底成立统一领导全川党组织的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中共重庆地委本是省下面一级的组织,当时的省级组织叫“区委”,如粤区委、湘区委。中共重庆地委以四川一个局部地方的党组织,而领导全省的党组织,负责全省的工作,是受中央委托,暂行区委职权。?@是根据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的规定行事的。
四川建党虽晚,但党员和地方团组织的活动开始得并不晚。早在1922年6月,陈独秀就提到,四川已有三名共产党员。这三人即成都的王右木和重庆的唐伯?j、周钦岳。他们分别受陈独秀和团中央委托,于1922年10月在重庆和成都建立地方青年团组织;恽代英也在泸州发展团员,成立地方团组织;随后,团组织逐步扩展到内江、宜宾、涪陵、綦江、南充、万县等地;以此为基础,各地团组织开始在四川发展党员。也就是说,在四川建立统一的党组织以前,都是由团组织代党工作。
先建团、后建党,团代党工作并发展党员,这是四川早期党、团关系区别于全国许多地方的一个特点。前面提到的两次大争论,就发生在四川早期青年团内部同志、组织之间。争论的双方包括一些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而且吵得很激烈,互相“上纲上线”,不仅在四川争执不休,还把官司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