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阿坝州推动阿坝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坝州推动阿坝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docx

上传人:dongmengguoji 2018/8/1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坝州推动阿坝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坝州推动阿坝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
当前,阿坝州委、州政府以九寨沟、黄龙和大熊猫为阿坝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国际旅游品牌,把阿坝州建成全国做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最终把阿坝州建成“全国藏区第一州”。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阿坝旅游产业不仅有所作为,而且大有作为。那么,如何把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构建阿坝旅游大产业格局,实现旅游品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升级转型已成为阿坝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阿坝旅游业的发展形势
(一)阿坝旅游业的历史回顾
阿坝旅游业从1984年起步, 万人次,,经过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全州旅游很快实现了从“接待型”到“经济型”、从独家经营到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从封闭式的等客上门到开放式促销经营的“三个转变”,逐步发展成为全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回顾阿坝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八五”计划前)。这个阶段是阿坝旅游业的开创阶段。全州的旅游业始终没有突破“接待型”的模式,旅游对全州经济的贡献率微不足道。
第二阶段(1991年-1996年)。这个阶段是阿坝旅游蓄势阶段。阿坝州委、州政府大胆地提出了“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这个阶段是阿坝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一体两翼”经济发展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目前,阿坝州提出了以九寨沟、黄龙和卧龙大熊猫为龙头,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国际旅游品牌,以建设全国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为奋斗目标的旅游发展要求。着力于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建设,推进旅游资源资本化,力争在几年时间内,把阿坝州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
集会议、观光、体验民族风情、度假休闲、运动探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精品。
(二)阿坝州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
阿坝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资源品类齐全、数量众多、品位极高、产品优势明显。岷江大峡谷自西向东来,流泉飞瀑穿行其间;大渡河裂谷由北向南,深邃、神秘、秀险。530条河流、540个湖泊、2980座山峦,蕴藏着120多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加上有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光辉灿烂的长征史诗和古朴浓郁的宗教文化,又组成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果说被誉为“人间仙境”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水色斑斓、蔚为奇观的黄龙五彩池,“东方圣山”四姑娘山、浩瀚无垠的黄河大草原,晶莹绚丽的达古冰川……乃大自然的造化,那么,大禹文化、夏商古文化、丝绸古道文化、蚕丛文化、地震文化等人文景观和以马尔康卓克基官寨、八角雕楼、茂县黑虎寨、汶川羌峰、罗卜寨、布瓦寨、理县桃坪羌寨和松潘古城为代表的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又特色鲜明的乡土建筑则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巧夺天工;如果说流传已久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剧曲艺、节日喜庆、文娱体育、宗教仪式、民居住宅、服饰饮食以至接待礼仪都系住阿坝旅游的情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阿坝州停留一年零六个月,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和巴西会议会址,土门战役、包座战役、绥崇凡懋战役遗址和存留的58篇有关决议、指令等历史文献,600余条标语,38首歌曲,72首歌谣,27篇故事和传说以及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