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搭建平台:代表履职“全天候”.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搭建平台:代表履职“全天候”.doc

上传人:lxydx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搭建平台:代表履职“全天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搭建平台:代表履职“全天候”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先行先试,自2013 年1 月换届以来,以“浙江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全台创新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方式的探索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先行先试,自2013 年1 月换届以来,以“浙江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全台创新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方式的探索之路。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履职平台的访问量超过了750万人次,平均每月60万人次。代表在履职平台上发起各类专题讨论1200多次,直接参与交流的发帖量达到5万余人次;代表主动登记重要履职信息5000多项,;代表上传个人履职案例500多个。
信息化时代,用什么服务代表履职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工作。人大代表除了每年参加人代会外,大部分的履职时间都在闭会期间。
从现状来看,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并不乐观。有人戏言,代表履职好比江河之水,在人代会这个“汛期”里波澜壮阔,一旦过了“汛期”,则就显得“风平浪静”。
信息化时代,如何与时俱进,让网络技术与代表工作擦出“火花”,利用网络平台“跨越时空”的特点来缩短代表之间,代表与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之间的距离,破解闭会期间代表履职难题,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成为摆在各级人大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顺势而为,让网络技术为我所用,成为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的选择。
根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提出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人大工作”要求,2013 年2 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代工委着手开展调研。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承担起了履职服务平台技术方案设计工作。信息中心主任倪永军告诉记者,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由简入难、以用促建”的建设原则,服务平台由省人大机关规划和投资建设,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共同使用。
“打个比方,省人大搭建的服务平台就像是‘淘宝网’,各级人大可以在上面开‘网店’,为对应范围内的人大代表提供服务。”倪永军说。
2013 年3 月,省人大机关完成了履职服务平台技术方案设计。服务平台规划为代表履职服务和联系人民群众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访问权限相互独立,后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发建设代表履职服务子系统。
2013 年5 月,代表履职服务子系统建设完成,经过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后,在嘉兴市、海宁市和丁桥镇三地率先试运行。8 月,开始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和“一府两院”机关推广使用。
“服务平台的开通与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创新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方式的新举措,加强了人大与代表的联系和服务,搭建了人大代表和
‘一府两院’的联系渠道,拓宽了了解基层人大和社情民意的途径,为我省各级人大代表反映民情、知情知政、学台。”2014 年4 月16 日上午,在杭州举行的部分省市人大信息化专题座谈会上,茅临生说。
登录“浙江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现已成为浙江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履职平台使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