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说不死.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说不死.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说不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说不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当谈及文学的时候,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国学经典四大名著,而这四部名著无论是历史演绎、家族兴衰还是猎奇探险,都有一个最明显的共同点,即他们都属于文学分类中的小说题材。“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学中,小说通常指长篇小说、中篇、短篇小说和诗的形式。英文“Novel”是指篇幅较长的小说(参见长篇小说),而“Fiction”是指虚构的故事作品(不限于文字)。我国古代文言小说辉煌至今,近现代小说拜托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开始了白话创作之路,是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为更多的百姓所接受。
而我们,可以说从咿咿学语开始就与小说密不可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狼来了”的故事更是时常被家长用来教育幼儿,其实,这些虚构的、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也都是小说题材,它们根植于幼年时的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一直到后来的应试教育,平时读小说的时间甚少,每每在语文考试时遇上一篇酣畅淋漓的小说并为之感动,觉得自己才称得上是个读书人。在阅读完小说或散文后必须的答题环节,当时的我无从下手,因为那时的我认为,文章大抵都是作文者灵感突发或一时兴起而一气呵成的,没有像试卷上的标准答案一样用五花八门的技巧进行那样深入的思考,后来我才知道,也有一些作家为赚取稿费拼字凑句写的很多本无意义的话。
“我”当然和“作文者”相去甚远,更不用说两者的思想这样抽象、无边界的东西。说到这,我倒是想到了老师所说的“此在”,我只能用我的价值观、文化基础去“理解”他者的思想,而“我”的理解和“他”的初衷都是“此在”,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在当时是强加给我们的。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热衷于穿越、言情、青春的小说,每个人的课桌里、课本下都掖着一本这样的书,上课时藏在课本下,下课时靠在窗台上,甚至睡觉时也就着点点烛光读,如果,那也算是“小说”。其实,那满箱满箱的书无非都是讲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总有一位性格活泼的姑娘和几位风度翩翩的青年,但是它们迎合了青春期懵懂的少男少女们幻想的心理,安放着他们无处诉说的情愫,在每个90后的青春期里必然烙印着郭敬明、安妮宝贝等作家的印记。当然,在教导主任看来,这些都是荼毒纯洁心灵的***,在如今的我看来,也确实没什么文学性可言。后来看了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双城的创伤》,又看了柴静对于那期节目的回忆,我才懂得了为什么少年们如此迷恋青春小说。也许重要的不是小说本身,而是此刻你正在经历什么,读小说或者看电视的时候,人们****惯性的会选择与自己相似经历的人事,并将自己放置其中,共鸣了即是认可的,相悖了即是反对的。在我看来,小说发表了,有一定的读者群并且有人从中受益,它就可以算是成功的。当然,这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看法。
与萨尔曼?拉什迪或者乔治?斯坦纳这样的“大家”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拉什迪提到的文学怀旧病似乎很普遍,以我为例,读书时也是首选所谓的“经典文学”,这些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叙说的故事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它们刚面世时也必然遭遇诟病,经过岁月的考验后它们在一部分读者中中深入人心,然后经过这些人的宣传推荐它们才流传成经典,所谓的经典,也就是历经岁月读了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