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明朝的对外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明朝的对外关系.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8/8/14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明朝的对外关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①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学****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教学难点】
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方法有:学生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明朝的对外关系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教师出四张中国人民邮票,这些邮票(1985年)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
生:郑和下西洋。见第2张PPT。
过渡:那么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个板块: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第一篇章:郑和下西洋
师:介绍郑和(1371—1435)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见第6张PPT。
课件展示:学生看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见第7张PPT。
师提问: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现在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教师提问: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见第8张PPT。
学生活动:1、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2、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3、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思考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见第9张PPT。
学生活动:1、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政治清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2、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3、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4、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5、统治者的支持。
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
阅读课文、自主学****1、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见第10张PPT。
2、起止时间:1405——1433年。
3、次数:先后七次。
4、主要人物:明成祖、郑和。
5、出发地点:刘家港
6、到达地区:到达亚非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