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抢救护理患者60例为常规组,接受改进护理路径患者60例为观察组,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观察组发病至送院时间、急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min、(±)min、(±)d优于常规组(±)min、(±)min、(±)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高标准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应运用心肌梗死,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几率、抑制相关并发,提高康复水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剧烈的胸痛、药物不能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与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数逐年上升,每年新增约53万人,多数于家中发病,部分患者可于发病后因可救治的心理失常、休克在1h内迅速死亡。某院进行AMI急诊急救护理路径改良试点活动,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某院收治后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41~78岁,平均(
±)岁;合并高血压62例、合并糖尿病29例;调度出车92例、住院自报28例;于改进前接受急诊急救抢救护理患者60例为常规组,改进后患者6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院内救护标准实施救护。观察组:①设立专项救护车,接到调度后,抢救小组迅速集结待命,1~3min出车,通过车载电话,由两人负责分别家属与医院取得联系,交流信息,医嘱绝对卧床休息,就地取卧位或半卧位,②抵达:??抵达后,迅速查体、进行体征监测、观察症状,行导联心电图,避免情绪激动,安抚患者,必要时可注射、使用备用吗啡等镇定剂、安慰剂,给予言语安慰,必要舌下含服***甘油;??给予面罩或鼻管吸烟,必要时给予高浓度;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针管,搬运时避免触碰;??于救护车中,行常规心电监护、配合监护血压等指标,观察患者神志,针对性的给予降压、升压,抗过敏、强心治疗,观察副作用;??早期灌注治疗,评估患者病情,适应证及禁忌证,签字同意后,%***化钠100ml+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配合监测溶栓指标,控制给药速率[2];⑤实施预见性的护理,选派经验丰富、坚毅果断、抗压能力强的护士,熟练掌握抢救方法,发挥自我能动于医嘱前给予相应措施,缩短救护时间;③安全转运:??转运前,医嘱家属患者行车风险,避免患者自主活动;??准备充足的人员与工具,快速安全转移至救护车上[3];??途中严密监护,以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真诚的言语,尽力消除患者顾虑以紧张情绪;??交接时将获取的完整信息通报给交接医护人员;
④院内由专业医师评估病情,若需手术介入治疗,立即连通可移动病床,配合相关监护设备,推送至心导管室[4]。